>>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城市商情 >>详细内容  
“网红”打卡地“失速”汽车城,重庆怎么了? 
   2019-12-3   秦朔朋友圈 

似乎是一夜之间,重庆红了!

据重庆官方发布的数据,今年“十一”假期高达3859.61万人次涌入这座山水之城。旅游人气远超第二名武汉的2262万人次,第三名成都的2017万人次。这个数字甚至已经超过了重庆全市3101.79万的总人口数。

各大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热传着洪崖洞李子坝“穿楼”轻轨、长江索道等景点,其中洪崖洞更是“网红”中的“网红”,一方面它酷似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里的场景,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而建,气势恢宏,夜晚灯光亮起时,美轮美奂,堪称山城一绝。

但洪崖洞项目其实是从2003年开发的,不温不火了十几年,突然在去年“五一”小长假一夜爆红,入围全国旅游热门目的地榜单,排名仅次于故宫,进而带动整座城市成为“网红”打卡地。

据重庆市旅发委公布的数据,201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洪崖洞共接待游客量达14.2万人次,同比增长120%。又过了五个月,“十一”长假更是令人意想不到,来洪崖洞的游客激增,达到79.67万人次。

今年“十一”假期,洪崖洞更是摩肩擦踵,游人如织。

因为大量游客聚集,重庆政府部门接连几天群发短信提示,要求重庆市民尽量避开人员密集区域,并希望重庆市民在家或者到外地旅游,腾出地方供外地游客观光。有市民魔性回复,“我晓得了,我都半夜出门觅食。

重庆还是原来的重庆,当然在旅游景点的打造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但突然爆火的背后得益于现代社交媒体的推力,微博、微信、抖音以及快手等,“打开抖音一半都是重庆城”,互联网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和力量,在很短时间内让这个西南工业重镇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

从2017年开始,重庆就开始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根据《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重庆将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

但当旅游业越来越热的同时,重庆的工业却在变凉,尤其是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正在急剧降温。作为百年工业重镇,工业是重庆经济的压舱石,自然也是晴雨表。

2017年重庆经济增速9.3%,结束了2002年以来长达14年的两位数增长;2018年更是直接跌到了6%,而当年全国的增速是6.6%,这意味着重庆从全国的火车头,一下子掉到了车尾。

2018年重庆的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更是只有0.5个百分点。支柱产业中,表现最差的当属汽车制造业,大降17.3个百分点,全年生产汽车205万辆,同比下降27.5%。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重要的兵工业城市,重庆发展汽车工业占了很大的优势。上世纪90年代,汽车已成为重庆工业的支柱产业,重庆也一跃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到了2009年,重庆汽车产量在全国省市中已排名第三位;2014年,重庆以260万辆的产量,跃居全国第一,占有全国份额超过10%。此后两年,重庆汽车产量持续保持在300万辆的高位,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直到2017年,才被广东省超越。

而今年前三季度,重庆汽车产量只有97万辆,同比下降29.21%,这一降幅还是在去年产量已经减少的基数下又进一步扩大的。而同期全国乘用车产量同比下滑13.1%,重庆的降幅是全国的两倍。竞争对手广东省的汽车产量为222.12万辆,同比下降5.42%。

具体到重庆每个车企,情况同样不乐观。

在重庆市企业联合会每年发布的重庆企业百强榜单中,长安汽车已经连续15年名列榜首,重庆企业界“老大”地位无可撼动,但其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6.6亿元,其旗下的长安福特也遭遇了特别刺眼的“大倒退”。

2016年,长安福特年销量高达95.7万辆,成为国内最辉煌的合资车企之一,但也是其顶峰,随后开启了下坡路。2017年,其年销量为82.7万辆,同比下降14%;2018年,年销量37.8万辆,同比下降54%;今年前三季度,长安福特累计销量12.8万辆,同比下降58%。

还有同样巨亏的力帆股份,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债委会,目前仍未摆脱资金压力;至于北汽银翔、潍柴英致等自主品牌,也都面临各自的难题。

去年以来,全国汽车行业不景气是客观事实,但重庆从行业老大的位置上断崖式跌下来,比全国平均水平差很多,比竞争对手更是惨不忍睹,比自己的过去更是难提当年勇,这确实很难全部归咎于外部因素。

重庆经济失速,向内归因的话,笔者总结了四点,前两点是笔者作为旁观者总结的,后两点是土生土长的重庆朋友感慨的。

第一点显而易见,支柱产业单一的问题。

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重庆工业经济过去一直以重化工业、机械制造业等为主,传统的汽车、摩托车制造一度占比超过40%。从2009年惠普落户重庆开始,电子信息产业开始和汽车产业并驾齐驱,成为拉动重庆经济过去几年增长的两大引擎。自2009年以来,汽车产业和电子工业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甚至增速超过20%,工业产值每年可以新增3000亿元左右。这带动重庆工业总产值从2009年的6772.9亿元飙升至2016年的近2.4万亿元。而这两个行业就1万亿元,占了近半壁江山。

但近几年,步汽车行业后尘,笔电产品也在下滑。2018年,重庆生产笔记本电脑5730.23万台,下降3.8%。

从双引擎到齐刹车,重庆经济不失速才怪呢。

汽车行业蒸蒸日上之时,乐观的人憧憬重庆会成为“东方底特律”,带动就业和税收;现在,汽车行业遇到困难了,悲观的人担心重庆真的成为“东方底特律”,走向衰退和破产。

2013年7月18日,美国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底特律是“汽车之城”,其80%的经济依靠汽车产业,美国汽车产业三大巨头齐聚于此。而正是这种对汽车产业的过度依赖,使得汽车产业一有风吹草动,底特律就得全身发抖。

破产前,底特律是辉煌的“汽车之城”,众人向往之地;破产后,底特律成为了暴力犯罪频发、失业率高企、人口流失严重、深陷财务危机的美国“最悲惨城市”。

但当地朋友很自信地说,重庆不会成为下一个底特律,中国没有美国那种迁徙文化,重庆对于重庆人的吸引力是与生俱来的,自2005年起,重庆人口开始回流,最近13年间,重庆平均每年新增21.68万人,虽然重庆没有出台政策参加抢人大战,但去年重庆人口增量达到了26.84万,排名全国第六,尤其是那些在外打拼的重庆人在不断回流,重庆人只有在重庆,才有那种安居乐业的感觉。3000万重庆人,是重庆重塑辉煌最坚强的后盾和资本,困难只是暂时的。

第二点,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现在是市场经济,是买方市场,还拿一成不变的产品去面向求新求变的消费者,焉能不受阻?

2018年以来,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相比传统车企的“跌跌不休”,豪华车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2018年豪华车销量数据显示,全年豪华车同比增长超过10%,在车市整体销量下滑的背景下,豪华车在汽车总销量占比继续攀升,而今年前三季度,传统车企的销量继续下滑,但豪华车的销量保持高歌猛进。

重庆晋级网红城市,但重庆车企却没有跟上脚步生产出网红车。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在今年10月乘用车品牌销售榜中,前30位没有一辆车型是重庆车企所生产,福特福睿斯39位的排名已是重庆最高。

市场形势确实重要,但是好产品是无惧于市场的。

今年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3%,其中vivo下降了23%,OPPO下降了20%,小米下降了33%,苹果下降了28%,其他品牌下降了31%,但市场份额远远排在第一位的华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66%!

针对汽车产业当下的困境,重庆社科院在今年初也指出了,重庆市内主力车企产品中低端化、产品更迭缓慢、品牌品控等问题成为汽车产业运行持续低迷,下行压力较大的部分影响因素,全市汽车产业“大而不强”“重量轻质”问题犹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创新研发投入不足。

长安、力帆等本土汽车品牌,都是偏向中低端市场。以力帆为例,2016年推出的七座SUV迈威起步价格不到6万,此后没什么新产品了,以至于不得不靠卖地求生,破产传闻一次接着一次。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人士表示,由于本地车企未能抓住消费升级趋势,导致汽车产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这让大家痛定思痛。目前看来,在汽车大市向汽车强市发展过程中,重庆造汽车还有不少“坎”要过。

中国正在告别高速增长的年代,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谁先转型,谁就能抢占先机。如果说重庆经济转型要找个核心抓手的话,那汽车产业的升级改造,将是最迫切的一环。

第三点,人才招揽和科研创新的问题。

自2017年以来,西安、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相继出台多项人才政策,落户门槛一降再降,各种补贴力度也是“一强再强”。但重庆低调淡定,按兵不动。

直到今年5月底,重庆才淡定地发布了消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人才强市战略,结合重庆实际积极拓宽落户渠道,实施人才落户“宽门槛”政策,进一步放宽人才界定标准,不设年龄和务工年限,直系亲属还可以随迁。

考虑自己人多家底厚,重庆在普通大学生的争夺中并未发力,倒是在“塔尖”人才的争夺上出了不少政策,如“鸿雁计划”、“巴渝工匠2020计划”、《重庆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等,拼命引进“高层次人才”。但在高层次人才补贴方面,对比其它二线城市,仍无优势。比如,杭州高层次人才安家最高补贴300万,宁波给予顶尖人才安家费800万,重庆高层次人才安家补助最高仅200万元。

我这位重庆的朋友说起这一点来,特别焦虑,她常常去成都出差,亲身感受到成都吸引人才的决心,见识到成都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连园区的保安都在践行高标准服务外来人口的理念。而她所在的重庆还是怡然自得,毫无行动。

说到科研院所,成都有四川大学为首的众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但重庆呢?除了重庆大学,并没有太知名的大学,更不用说有影响力的科研院所了。重庆的研发投入强度,也即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和GDP的比值只有2.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北京、上海、深圳等科教大城相差巨大。

这样持续下去,重庆发展的后劲何在?创新的源泉何在?会不会因此困守山中?

第四点,网红经济吸人不吸金。

“十一”黄金周,重庆3859.61万人次的游客量创造了187.62亿元的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消费486元。而隔壁的成都,比重庆少了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却多了整整100亿元!人均旅游消费1420元。再把直辖市重庆和四川、云南、贵州省的人均旅游收入相比,它依然最低。

有媒体曾对大陆地区2018年旅游总收入5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地级城市进行统计,共有118个地级市进入候选。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旅游总人数达到56.80亿人次,全国人均旅游消费1051元,与2017年数据(人均消费1050元)持平。榜单中最具性价比旅游城市以人均消费946元人民币为界,结果重庆以人均消费731元荣登榜首。

今年国庆,重庆以游客量同比增长10%的速度,人气再次直冲云霄,成为全国城市游客量之最,但人均旅游消费却比去年全年的人均旅游消费低了245元,成为全国旅游消费的“价格洼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均消费水平偏低从而影响到旅游收入的同时,游客量的激增会加大社会成本和管理支出。国庆期间,重庆除了该市旅发委出动检查人员650余人次进行抽查外,还动用了大量的警力和执勤人员加班维持秩序。

游客吸引来了,但是钱却没赚到多少。如何想方设法让客人留下来心甘情愿地消费买单是放在首位要思考的问题。捧人场只是干热闹,赚到钱才是真本事。人均旅游消费过低反映出重庆的旅游业有待从表面上的高速增长向内在的高质量增长迈进,至少该先去隔壁成都学习一圈。

吐槽重庆是真心的,祝福重庆也是真心的。

重庆从来不怕大家吐槽,因为它从来没想过要遮掩问题。表现再低迷,经济数据都是按时完整公开,在“数据重庆”和“数据区县”上可以详细查询。能够直面问题,是因为它有着接受外界检验的底气:百年工业基础、完整的工业体系、最宠游客的旅游文化、美不胜收的旅游资源以及最珍贵的具有强大文化认同和凝聚力的3000万重庆人。

今年前三季度,重庆GDP同比增长6.3%。全国层面,前三季度的增速为6.2%。

重庆正在迎难而上实现赶超。一起为重庆加油!

 

>> 活动专题 更多 >>
“商业企业促消费座谈会”在京举行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商务部组织的“精品消费月”活动,提振消费市场,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11月 15日在京举办...
 · 上海纽约大学2024年REITs高级研修证书课程
 · “品牌私享会”在鄂尔多斯举办
 · 2024年多业态融合性消费新场景座谈会举办
 · 赴日创新商业考察团拜会使馆经商处
 · 2023上半年全国商业地产行业形势分析会
 · 我会与华为合办“智慧商业创新发展研讨会”
 · 商业地产如何降本增效突破复苏困局
 · 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2022年会
 
>> 项目招商 更多 >>
 
 
运营管理:中商联盟(北京)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90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7000221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办公B座1910室  电话:010-63940686  E-mail:msc5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