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臻毓
脚下是东二环核心商圈,在过去十几年,无数摩天大楼在这里升起,演绎着一个又一个财富故事。
和罗臻毓的采访,定在了北京来福士的办公区域内。工作人员询问,哪里采访更合适?我们选了一间小型会议室,没有过多的装饰,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大半个北京的繁华。
开业十年,这是凯德在中国的第二座来福士。加上去年末以128亿元收购的上海第一高双子塔(北外滩来福士项目),凯德在华持有9座来福士项目。
过去一两年,凯德做了很多事情,出售20个商场予印力,大手笔收购上海等地核心地段物业,上演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动作。
这一系列的买进卖出,被罗臻毓定义为“资产优化”。也是在这一年,罗臻毓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另一个阶段。
2018年8月28日,凯德集团宣布最高管理层团队任命,罗臻毓是其中一员,被擢升至集团总裁的位置,执掌凯德最大的海外市场。
到现在差不多履新一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和凯德发生的变化。
“各时代出不同的英雄。”按罗臻毓的说法,凯德在不断地改变,以适应“China speed”。
履新一年
罗臻毓拿着一杯柠檬茶进入会议室。
印象里,这是小年轻才会喜欢的东西,大企业的掌舵者大多喜欢品茗,或来杯咖啡提神。
我们发觉,罗臻毓有了些变化。
“罗总瘦了,更帅了。”
“老了,怎么会帅。”他调侃,现在很多人都被带有美颜功能的相机欺骗,宁愿相信拍出来的照片,也不愿意相信镜子里的自己:“不过,现在镜子也能做到美颜了,和拍出来的样子是一样的。”
罗臻毓关注新事物,不是一个刻板守旧的领导者。为了工作,他会做很多“尝试”,例如如今与传统零售斗得如火如荼的电商。
“我要的尺码,都是在线上买的,店里没有那么大的码。”聪明的生意人,总能够在细枝末节找到商机,罗臻毓并没有将电商当成“竞争者”,在他眼中,实体店和电商结合起来会是一种更好的状态。
“不可能回到没电商的年代了,只有电商没有实体店不可能,只有实体店没电商也不可能。两个极端都不可能,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成为一体?”
提出一个问题后,需要去解决。罗臻毓告诉我们,凯德正在建立一个新的零售体系,通俗来说,就是打通线上和线下。
“我们有线上的凯德星商城,商家来租我们的店,我们可以帮它走到线上,产品可以在线上商城销售,面对的客户就更广。”线上走到线下亦能从中得到便利。
审慎、严谨是罗臻毓留给行业的印象,就像凯德这家企业。在凯德的商场,以每平米为计量单位,计算每平方米的成本、管理效应、租金、产出是甚至是交易量。
我们很讶异,国内大多的模式,租金能收上来就万事大吉。显然,凯德不是这种运营思维。
“目的是为了确保可持续。”在他的认知里,租金成本超过商家整体收入的30%,是要亮红灯的。
这种将商家看成“合作伙伴”的模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正是得益于这种管理思路,才能得到双赢的结果。
罗臻毓称,凯德运营办公楼也是这种思路,如何让办公楼里的白领融入凯德的生态系统?换言之,“如何拥有一批铁粉?就像明星那样,有个粉丝俱乐部,你开演唱会,他们肯定来。”
“他们会不会成为凯德住宅的买主?我希望是;能不能成为凯德商场的忠实粉丝?我也希望是。”
说完,他拿起桌上的柠檬茶,戳了戳,吸了一口。罗臻毓越发风趣幽默,和柠檬茶同框丝毫不突兀。
履新总裁一年,罗臻毓激情不减,带领的凯德有了不少变化,管理半径越来越大。
“找好接班人,我就好退休。”在凯德,这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培养人才和交接计划在内部已经制度化。
“你才40多岁,就退休?早得很。”
“心态70岁了。”我们不太能分清这句话的真实度,毕竟罗臻毓总是带着恰到好处的幽默。
双赢故事
的确,需要罗臻毓操劳的事情很多,一切的改变从那场出售开始。
2018年1月,凯德宣布向万科印力出售20个购物中心所属项目公司的100%股权,总代价约人民币84亿元。
访谈伊始,我们就抛出这个疑问。尽管市场已经有很多解读,但依旧希望能从罗臻毓的只言片语中读出细节,和他的态度。
“这是资产优化的部署。”罗臻毓问我们:“我赢还是丁力业输?丁力业赢还是我输?”来自新加坡,他说话带点港普的腔调,和我们讲了一个双赢的故事。
“印力和万科在扩张,他们在那些城市有规模效应。”罗臻毓坦言,凯德在某些三四线城市的确没有优势,不具有规模效应。我们了解到,交易涉及的20家购物中心,分布在19个城市,14个城市为凯德仅有单一项目布局的非核心城市。
“这里面好多项目丁力业都熟,我跟他说,根本不用做尽职调查,哪里有柱子没柱子,他比我清楚。”
各有所需是交易的起点,罗臻毓笑笑说:“这场交易是双赢的结果。”
“我卖给他的时候有没有赚钱?”有。
“接了我的项目,他会不会持续赚钱?”也是会的。
他跟我们说,在出售项目的同时,印力接手了凯德20个项目的人才团队。对于印力,盖一个项目要费不少工夫,能够以一个合适的价格收购成熟项目是“赢”;对于凯德来说,能够实现资产优化配置,将资本放到其它投资上,提高价值。
“投的对不对要靠我们自己,我希望是对的。”
“我们也把那些资产做到了不错的业绩。”罗臻毓顿了顿:“唉,突然觉得有几个不该卖的,但是抽不回来了。”他的语气带点惋惜,也带点玩笑意味。
常驻中国15年,罗臻毓的普通话已经说得很好。
“各取所需。”罗臻毓思考了下,点点头,似乎对自己这个用词很满意。
如今,非核心资产的处置还在继续。2019年7月初,凯德出售所持有的全部建业地产股份予胡葆森(建业地产董事长),作价28.31亿港元。
按照凯德的计划,未来将继续审慎地进行资本循环利用并用于再投资,集团的年度目标是剥离至少30亿新元(约151.65亿元)的非核心资产。
“没有一个战略永远是对的。”罗臻毓称,在不同的阶段,要根据环境和自身作出不同的战略部署,凯德亦如此。
“《孙子兵法》说天时地利人和。”这位资深球迷以球队教练为例:“你不能搞一个战略,需要有三四个球星才能打出这个配合。没有那个球星,战略再好也打不出好成绩。”
新的凯德
凯德在不断调整战略部署,出售项目后不久,我们就知道将钱用到了哪里。
2018年,凯德开始加大在广州、上海等核心城市的投资。11月13日,宣布以128亿元收购上海虹口星港国际中心项目,预计项目投资总额约200亿元,计划打造为上海第三座来福士。
2019年1月,宣布与淡马锡达成交易,以110亿新元收购星桥腾飞。这意味着,凯德将新增产业园领域的布局。
“这对凯德来说,在中国的发展就更完整了。”罗臻毓很清楚,城市更新抑或是产城融合,符合中国整体政策与城市化阶段。
“我们内部常说‘China speed’,中国速度。”罗臻毓身体微微向后仰,补充道:“中国的速度就是快,你得跟上这个市场的变化。”
不过,这也给新任管理层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让这个核心市场继续发扬光大。
“我们把星桥腾飞原班人马400多号人都并进来了。”他笑了笑:“我跟他们说,有了你们,凯德更腾飞。”
6月30日,收购星桥腾飞的交易正式完成。7月1日起,以一个统一实体运营,凯德产业园业务依旧以“腾飞”为品牌。罗臻毓称这天为“新凯德的第一天”。
同时,新的管理层任命也随之出炉。罗臻毓最新的职务是凯德集团总裁,中国。
从这天开始,凯德的业务范围更加清晰,旗下办公楼、购物中心、产业园、工业及物流、商业综合体、城镇开发和住宅业务,将按照地域管辖,包括新加坡、中国、印度、越南和其他发达国家市场。
服务公寓、酒店及长租公寓业务与基金和资产管理业务,将作为两个独立板块垂直管理。
我们问,接下来还有什么惊喜?
“既然是惊喜,现在就不能说,说出来就不叫惊喜了。”
罗臻毓懂得如何让现场变得轻松,他说,收购任何东西都要有时间去消化。人心不足蛇吞象,最后就会有问题。
“新加坡市场比较小,是靠世界经济支撑的。”他告诉我们,从这样体系出来的凯德,会很注重外来因素的影响,避免“翻船”。
于是我们问他:“对接下来中美的前景乐观吗?”
“不悲观。”但是有着阶段的谨慎性,罗臻毓给出了这个结论的佐证。
“中国那么大经济体,有自己的需求,而且会继续开放市场,这是必走的路,跟中美贸易没有关系;另外一点,外资在中国逐渐会得到同等的待遇。”
这些都给予了凯德此类外资在华投资的信心,言外之意,也存在让人焦虑的因素。
“经济的问题可以通过经济解决,这点容易。”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整个生产链和供应链是一体的,不允许这个,不允许那个,问题就很大了。”
罗臻毓举了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本来是一家人,你要特意去分,就像人的身体,你说这个器官是美国的,要把它拿出来,换一个新的进去,那怎么活?”
“如果整个生产链价值链重新部署,过度期是我比较怕的。”他解释,这就像要把身体一部分器官拿出来换掉,不可能不痛,即使全身麻醉,也需要昏迷很长时间。
“过度期的代价是很大的,不止是对中国,对整个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新加坡同样。”
所以,适合自己的增长是很重要的,“绷得太紧,小风浪挺不过去,可能就被别人接手了。”
“凯德是这个‘别人’?捡便宜?”
罗臻毓单拳放胸前,做出超人向前的动作:“时刻准备着。”
随后想想,他补充:“这不能叫捡便宜,我们是伸出援手。”
人到中年,罗臻毓身上依旧充满激情,这很难得。
“成为他们的领导,一定要激发他们的激情。”他看了看一旁的同伴:“怎么才能激发他们的激情?要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
还记得我们曾问凯德,高层候选人究竟需要哪些特质?得到的回答是:“拥有自我激励精神、优秀的专业能力,同时具备坚实的核心价值观。”
以下为观点地产新媒体对凯德集团总裁罗臻毓先生的专访实录:
观点地产新媒体:有人说,凯德不要的才给印力?
罗臻毓:不可能。
观点地产新媒体:今年动作很大,接下来有什么让人惊喜的动作?
罗臻毓:既然是惊喜,现在就不能说,说出来就没有惊喜了。
观点地产新媒体:下一步准备收丰树?
罗臻毓:没有,凯德收购任何东西都要有时间去消化,才能再吃,人心不足蛇吞象,最后是会出问题的。
1月宣布收购腾飞,法律手续的完成是6月30日。我们留了“腾飞”作为产业园品牌,服务公寓有雅诗阁,综合体有来福士,“腾飞”就是产业园板块的品牌。
我们本来有住宅、办公楼、商场、综合体,有了产业园之后,凯德在中国的发展更完整了。从业务板块的角度讲,做一些产城融合,符合政策和城市化阶段发展,产业园是经济的重要部分。
从片区角度讲,有一个产业园就有很多公司,就有很多就业机会,地方经济收入、税收都会起来。
为什么政府在推产城融合?因为之前盖了很多房子,但没有就业机会,这些地方被媒体称为鬼城。当然,国内不可能有太多鬼城,但是如果整个规划需要有产业才能造城,这些城镇开发起来有基本的经济体系能维持下去。
凯德不会放弃本来的商业,很多人说商场面临巨大的问题,连凯德也开始卖商场了,其实是出于整体资产优化的部署。
卖商场给印力,我赢还是丁力业输?丁力业赢我输?我觉得丁力业、万科和凯德都赢了。
印力有它的战略部署,它在扩张,跟万科遍布很多城市。我卖给他们的20个商场,其中有14个商场,凯德在那个城市就一个商场,没有规模效应。但他们可能有别的商场或业务,能够形成规模效应。
他们到那个城市如果自己盖的话,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整体的效率比我们还是更优的,这是他们的赢。
这20个项目,好多丁力业都很熟,因为早期是深国投的项目。我跟他说,根本不用做尽职调查,哪里有柱子没柱子,你比我还清楚,很多是他们盖完了凯德才接手。
凯德在那些三四线城市没有优势,我们也把资产做到了很好的效率。卖给他们的时候有没有赚钱?也有。卖之后会不会连续赚钱?也是会的。
我们的赢是把钱抽出来,放到更其他投资上,也算赢了,但是投得对不对还要靠我们自己,我希望是对的。
从这个交易角度来讲,是双赢的,各取所需。他们买过去了,有规模效应和扩张的理由,也接过了20个商场的人员和管理体系。
突然间,我觉得有几个是不该卖的,但是抽不回来了。
观点地产新媒体:凯德资本属性很强,做项目想着几年达到要求要退出?
罗臻毓:有些人说我们算很细,每一个商场是以每平方米来算的,成本、管理效应、产出等都分析得很清楚,如果租金成本超过整体收入的30%就要亮红灯。
一个月只卖100块钱的东西,有40块钱要交租的时候,要赚钱是很难的。
在商场,我们把商家看成合作伙伴,走进商场的这些人是我们和商家共同的客户,这是一个管理思路的改变。
以前管商场只收租金的思路是不对的,我认为商场持有者和商家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把客户带进来,不止要带进来,带进来之后还要多方面的消费,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持续性和双赢。
办公楼也是,我们在考虑怎么一起让这些员工也进入整个凯德的生态系统之中,住我们的楼,来我们办公楼办公,去我们的商场购物。
观点地产新媒体:抓了B端,还要抓C端。
罗臻毓:这些人会不会成为凯德住宅的买主?我希望是。会不会成为凯德商场的忠实粉丝?我也希望是。如果能有一个这样的生态圈,就能锁定一些忠实的粉丝。
凯德复购率很高的,有的家庭一周至少来三次,有些人天天报到,这些就是我们的铁粉。如何拥有他们?如何让他们更乐意在凯德消费?
所以,这个楼要有一定的特色,就像网红店,来这里一定要拍个照,但我不希望是人家的背景,只是拍个照,没有消费是不行的。
观点地产新媒体:是失败?
罗臻毓:当然是失败,主要是要当成一个生意做,多少年内要拿到多少回报,如何才能达到。租户来来去去,我们要确保这个楼有足够的吸引力,长线运营是凯德对商业的思路。
跟资本市场挂钩有一个好处,就是压力不出自于我,所以要给人家回报。资本市场很现实,做一个基金,有良好的记录,以后募钱就不难。如果做得好,人家可以看到你的体系和管理能力,尤其是已经看到了回报,往下走就更容易。如果失败,就没人相信你了。
有投资者进来我们也有压力,现实要往你讲的故事方向发展,基金到了某些阶段,达到回报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凯德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整体风险控制比较好,基本上都能达到一定的回报。
以前很多人以为做地产就是盖了楼卖掉,不相信经营管理体系能带来价值。的确,市场疯狂的时候,有些人觉得我们赚钱太慢了,因为盖一栋楼花多少亿,收很多年租都还没有回本。
大家会说把它拆散了销售,资金就回来了,但是商业楼宇拆散了之后就很难管理,价值是往下掉的。
我觉得,不要往回看,就往前看。我们还是相信比较延续性的业务,也建立了整个管理体系和经营体系。到目前为止,这个管理体系应该是跑在别人前面。
当然,别人也很快追赶上来,像华润、大悦城他们做得也不错。
观点地产新媒体:国内企业还是学凯德好一点?
罗臻毓:各个时代都会出不同的英雄,从战略的角度讲,没有一个战略是永久对的。在不同的阶段里,要用不同的战略去部署。当然在部署战略的时候,也要看环境。
《孙子兵法》说天时地利人和,就像一个球队教练,你不能搞一个战略,需要有三四个球星才能打出这个配合,有时候没有那个球星,战略再好也打不出好成绩。
凯德有凯德的优势,在国内也有不足的地方。因为我们是外资,还需要外币进来,人民币跟外币的波动对我们是有影响的,如果人民币疲弱,转为新币,我所赚的钱就可能白赚。
作为一个外资公司,货币是盈亏重要一点。现在凯德私募基金,REITs,资产都在中国,但是基金都是以美金、以外币结算,欧美、亚洲的投资者为主。国内资本市场有别于国际资本市场,但也有一定的成熟度,有国际类似的产品。
但是这里的金融规则跟国际的产品还是有区别,怎么能适应这种产品,能不能有国内的投资者来跟我们一起合作,是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
接下来几年,我们要往内移,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在现有的形势下还是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
观点地产新媒体:怎么看外资在中国撤离?
罗臻毓:有不同看法,中短期来讲,有些是撤了。这是从比较快速交易的角度,例如股票、基金,随时撤,随时要进都不难。
但是地产的角度来讲,有时一失足成千古恨,你把黄金地段的楼卖掉了,双倍价格想买回来也不一定能买到。长线的角度看,上海、北京或者是一些强二线,还是可以看好。
房地产这个行业就是这么奇怪,对前景不同看法才会有交易。每个人都看好,谁会卖?有些人觉得价格合理了,就卖了。我们看到北外滩长期的升值潜力,就买了,当然也有像我们卖20个商场这样的战略。
观点地产新媒体:对接下来的前景乐观吗?
罗臻毓:不悲观,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内部有一定的需求。如果要把整个生产链价值链重新部署,过度期是我比较怕的。就像把身体一部分的器官拿出来换掉,不可能不痛,即使全身麻醉,也需要昏迷很长时间才能换得完,过度期的代价是很大的。
不止是对中国,对整个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新加坡同样也会受影响。
我说不悲观,但将会有一个阶段性的谨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会往上走,整个体系会有一定的改变,咱们也要随着这个趋势来走。
在这期间不要把自己绷得太紧,增长固然重要,适合自己的增长速度更重要。太大幅度的扩张,绷得太紧的时候,小风浪挺不过去,就可能会被别人接手了。最近就看到一些企业被别的企业接手,这种情况要谨慎。
现在哪个房地产没有借贷?借两三年要到期的钱,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还?很多借新还旧,如果刚好那时候资本市场有点动荡,发不出来就完了。
很多人认为,发不出是利息不够高,一定发得出。但到18%都发不出去怎么办?那不是有多少资产的问题,几亿美金的债过不了,企业就有很大的风险。
观点地产新媒体:凯德这时候去捡便宜?
罗臻毓:时刻准备着,也不能说捡,是伸出援手,跟捡是两回事。
观点地产新媒体:凯德在适应中国。
罗臻毓:我们内部有一个“中国速度”,就是要快,也就是说你得跟上这个市场。我们看得出,不管是商场、办公楼或者是接下来要做的产业园,中国变化的速度是很快的。
中国的发展是跳跃的,因为逐渐开放。外资现在有信心,因为外企跟中国企业能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而且中国会继续开放市场。
凯德进来25年了,如果一个外资说我今天也要学凯德,25年后能不能到这个规模?我觉得不一定。看清楚前面的路怎么走,是这一任管理层很大的挑战,怎么样让我们核心的市场--中国继续发扬光大,继续强大起来。
当然不一定以规模来衡量,更多是对市场的影响和整体的回报。所以,我不说几年内要盖多少个Mall,或者要做多少亿的资产。
观点地产新媒体:凯德以后的定位是怎样的?
罗臻毓:我们有个新口号,叫“值得信赖的城市更新合作伙伴”,是比较综合的,涉及全产业链。其实,还没有收腾飞的时候,凯德就已经在做产城融合。
观点地产新媒体:将腾飞原班人马并进来?
罗臻毓:原班人马,他们在中国有400多号人,全部并进来,就变成凯德集团(中国)的一个板块。我们跟他们讲,有了你们,凯德更腾飞。
当然有些中央的功能会集中,包括一些支持部门,像企业传播部、人力资源、财务这些并起来,变成一个体系。
观点地产新媒体:如何看电商带来的竞争?
罗臻毓:我们不把电商当成竞争者,要包容。凯德在慢慢建立一个新的零售体系,现在有一个虚拟的凯德星,商家来租我们的店,我们可以帮它走到线上,产品可以在我们线上商城销售,面对的客户就更广了。
很多商家是线上和线下两套体系,线上买,要到线下取货是不行的,线上取货,线下换产品也换不了,怎么打通这一点?商家也在考虑。
我们也在帮他们做调整,如果接受了多渠道的销售体系,那就可以了,怎么打通线上线下是我们要做的。
现在不可能回到没电商的年代了,只有电商没有实体店是不可能的,只有实体店没有电商也不可能,两个极端都不可能。
这两个在中间博弈,为什么不把他们联合起来成为一体?这样就更好。
观点地产新媒体:有开发商说住宅的净利低于10%就不做,否则稍微经济不好,自己就崩掉了,凯德内部是不是三年达不到基金的要求就不干了?
罗臻毓:要拿一个龟壳来算一下(开个玩笑)。
我们是有回报要求的,要几个点都可以算出来,售价高一点就可以了。像住宅,最重要的是预估售价,根据预估的售价判断地价。
一般我们拿地输给别人都会安慰自己,人家预估的售价比我们高多了。我们看不出当时为什么面粉能贵过面包。也就相当于,两年之后卖的价格是现在的1.5到2倍,才会面包贵过面粉。
凯德有时候是另外一种情况,用很多钱做一个项目,我们会比他们保守很多,如果限价,到预售的时候可以不卖,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把它盖完,不会说不卖就烂尾。
但是,盖完了之后就会比较急,因为盖完的楼就是现楼了,一个合适的价格就卖了,因为不想盖好的楼晒太阳。
另外,从报表的角度来讲,还没盖完的楼,要等交楼才入账,所以不急。我认为6个月后能卖更高的价,或者是政策会宽松一点,我就等。但盖完的楼就入账了,我不要持有这个库存。因为现楼就是库存,持有现楼就在晒太阳,所以楼盖完之后我不想持有太久。
我们现在的楼盘,如果以限价的价格卖的话,都不会亏钱。
观点地产新媒体:限价也不受影响?
罗臻毓:不是不受影响,当时预估现在卖100,过两年能卖200,现在只让卖130,对我来讲赚少了,但是没有亏。我们在上海有一个项目要开盘,以现在的限价还是赚钱的,只是赚多少的问题。
观点地产新媒体:限的时候少赚一点。
罗臻毓:这是现在最大的安慰了,到最后盖完,以政府的限价来卖,也有钱赚。
商业地产也一样,我们为什么买双子塔?因为觉得北外滩的潜能没完全发挥出来,那边会有很多商业起来,所以未来会成为一个成熟的商业片区。
我们买这个项目,以预估的租金和以后的增值,回报肯定会达到预期的目标。
观点地产新媒体:为什么能以这个价格拿下?
罗臻毓:因为总额大,整体要200亿。去年那种环境,掏200亿不容易。总价越高,竞争者就少,一下子要拿200亿出来,很多人没有这个实力。
这体现我们的眼光之外,也有投资者信任我们。通过基金拿下的这个项目,这栋楼我们只持有大概20%多,新加坡投资公司出一半的钱,还有其他投资者出一部分。
能操盘一个这样大的项目,也体现了凯德资本运作的能力,这些投资者比较信任我们。
观点地产新媒体:商业地产是否会进入一个并购时代?
罗臻毓:整体竞争比之前激烈很多。从房企来看是有一点整合的迹象,前面30家,尤其是前面10家,规模越来越大,也在不断收割别人。同时,在转型进入商业等领域,像我们这样发展整个产业链。
从商业地产来看,现在不只拼地点,还要拼管理能力。对我来讲,好地段的商业楼是整个经济和城市发展一个重要基础设施,任何一个经济体系都不能没有商业楼支撑。
只是这个商业楼要怎么运作,扮演什么角色,市场往后走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完全没有他们也是不可能的,就好像有汽车一定要有路一样。
现在的路是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路,以后如果都是电动车的话,可能走在路上,一边走就一边充电。路还是路,但是增加了其它的功能。如果说汽车开始飞了,路就不需要了,如果汽车还是在路上走的话,路还是需要的。
对我来讲,整个城市延续发展,经济继续发展,需不需要商业楼?需要。只是商业楼扮演什么角色,增加什么服务内容,或者怎么规划,可能要随着市场和时间的变化不断地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