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属于实体经济,而地产属于虚拟经济。
房产是实打实的劳动加资源消耗,产品是真实的房屋,满足基本居住需求。
地产是政府卖地挣钱,属于资源税,土地不生不灭不移动,是虚拟经济。
买房的大部分价格,是在土地上。 就好像工业企业是实体经济,但炒工业企业的股票,就是虚拟经济。
上面这段话来自知乎上的提问:房地产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
关于这个问题,无论是媒体还是专家学者,历来争论不休。但现在,这些争论可能可以盖棺定论了。
2018年1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 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发改财金〔2018〕1806号)。
在《通知》里,明确把房地产列为第四类企业,而且只需要满足“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年营业收入300亿元”的条件即可,准入门槛相当低。
这表明了什么?
首先,这是对房地产非常重要的一个定性。
国家把房地产划归为实体经济,而不是舆论所认定的泡沫经济、虚拟经济,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房地产还是认可的!
其次,房地产企业发债的准入门槛也很低。
对比而言,在四大类优质企业标准里,房地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要求是第二低的,仅仅高于包含交通运输行业等在内的第三类企业。
我查了一下资料,2018年销售额达到300亿元的房企有81家(其中花样年301.7亿元,排名81)。
但实际上,符合300亿元的营业收入的房企可能远不止81家,因为房企销售金额200强仅仅统计了房地产销售收入,还没包括物业出租、物业管理和其他业务收入。
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符合发债条件的房企应该远不止81家。
从去年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遏制房价上涨”的严厉表述,到10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只字未提房地产,到12月12日的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大型房企发债券,再到住建部在中央经济会议召开后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背后折射的是相关部门对房地产态度的巨大转变。
联系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由热变冷的状况,有人认为:
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见顶,2019年调控政策在“房住不炒”的大原则下有放松的可能。
当然,放松仅仅是针对刚需和改善型需求,而不是鼓励投机需求,“房住不炒”仍是大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