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德出身的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将“轻资产”的思维带进了万科商业地产模式中。 12月24日,平安夜,正是忙于送礼物和拆礼物的日子。毛大庆则用北京金隅万科广场为万科的“轻资产”献上大礼。 当晚,毛大庆在微信的朋友圈上撰文道:“其实刚刚不久前的12月5日,我们完成了金隅万科广场轻资产的落地,和麦格理正式完成交割。
对万科商业地产而言,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换而言之,麦格理从万科手中获得了金隅万科广场。 对此,毛大庆显得十分高兴,其在文中表示:“因为这意味着全寿命周期的商业地产开发链条我们完整的走了一遍。” 并称,“金隅万科广场的成功正是万科基因在万科转型过程中展现效应的一个缩影,正因为这些,我对万科的成功转型满怀信心。” 资料显示,位于昌平的金隅万科生活广场是万科成立商用地产管理部之后试营业的首个商业项目。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由三栋塔楼组成,是昌平城区目前单体规划建筑面积最大的商业项目。 去年12月24日,金隅万科广场正式营业当日,客流突破14.2万人,营业收入超过616.5万元。 事实上,金隅万科广场意欲整售的消息在去年开业之前就已有传出。 去年11月,业内有说法称,已有资本与万科洽谈其在北京的购物中心金隅万科广场整售事宜。 当时毛大庆对此并没有明确否认,只是语焉不详地表示:“金隅广场已经做完了,之所以没有什么可说的,找一个时间好好说,因为这个事情我们做得挺快的,中间轻车熟路,我们本身和这个机构做很多的事情,很熟悉,他们也很熟悉,那个是我们轻资产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 当时的解读认为,这表示万科在北京的购物中心代表项目,与国外资本的对接已经尘埃落定。 不过,对接的国外资本是谁,却一直没有明确答案。 而后,随着2014年万科的“互联网思维”、“合伙人制度”等更为吸引眼球的事件上演,金隅万科广场出售的真相似乎也逐渐被众人抛诸脑后。 进入2014年后,对于“轻资产”尝试,万科明显加大了力度。 8月28日,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代表凯雷与万科签订商业地产战略合作平台意向书,意向成立资产平台公司,两者分别持股80%和20%,该平台将收购万科拥有的9个商业物业并长期持有,未来以资产证券化为目标退出。另一合作同步展开,双方设立一家商业运营管理公司,负责资产平台公司持有的各境内商业物业招租和运营管理。 现在看来,和凯雷的合作,成为万科商业地产和基金合作,构建“轻资产”退出机制的开端。 在与凯雷签署合约之后,9月4日,万科与拥有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背景的RECO NANSHAN PRIVATE LIMITED达成协议,以约16.51亿元的价格出售上海虹桥万科中心90%的股权。 11月10日,香港领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布意向书,称公司拟收购万科位于深圳龙岗的一大型商业体——深圳万科广场商业物业部分及若干停车位的80%权益。目前该收购正处于洽谈阶段。 如此频密和基金公司展开合作,这与毛大庆此前就“轻资产”的言论保持了一致。其曾对媒体表示,万科商业地产总量很多,想要持续健康发展下去,轻资产是最好的选择,通过联营合营公司实现万科的权益利润并收取相应管理费用,让资产轻起来。 毛大庆曾用“大熊猫外交”的概念来比喻万科轻资产和重运营的一个思维的落地,即作为做了几十年传统住宅业务的房地产公司,万科前几年开始推动了国际化战略,在“轻资产重运营”的战略指导下,引入和引进国际基金组织合作伙伴,目的在于“调节资金占用”,实现“快跑”。 于是,加上昨日公布的这个开业仅一年就卖给了麦格理的金隅万科广场,一年之中,万科已经与4家基金就12个商业项目搭建或者完成了商业地产退出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