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3(第十二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12月7/9日在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参加了“导师论坛”,与大家分享了一场关于地产的思想盛宴。冯仑宣称要作红心开发商,精彩阐述商业不动产如何创新
对于商用不动产如何创新?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有自己的看法,以下是其发言观点整理: “商用不动产非常复杂,大家现在把商用不动产庸俗化了”。
前两天我去马来西亚,人家告诉我有燕窝地产,大陆有个医疗叫医疗地产,有个文化叫文化地产,有个商场叫商业地产,有个教育叫教育地产,有个夜总会叫娱乐地产。
于是,马来西亚就学会了,那个地方有一个燕窝,叫燕窝地产。
其实这些叫法都不对,准确是叫商用不动产。住宅是给了各家的老婆、孩子使用的,商用不动产是给客户用的。比如我们做这个空间,给俏江南,它是B,谁来吃饭,在座的各位去俏江南吃饭,我只是给俏江南提供一个空间,所以我的客户是B,不是C,商用不动产最核心的价值就是我给B提供服务,这个B再用这个空间找到他的C,他从C收的钱付我的租金,这叫商用不动产。
商用不动产怎么创新?首先从模式上创新,模式一共有三种。第一种模式叫转型的过渡模式,今天万达用得比较好,叫以售养租,加社区商业,它的产品就是大量的住宅,销售,支持一部分商业,这是一种模式;
第二种叫经典模式,我们叫美国模式。经典模式叫中期持有,能力导向,资本权益为核心,收入多样化,这都比较专业了。那么,这部分最典型的美国是铁狮门,到中国就是直接投资和资产管理相配合;
第三种模式,纯粹资产的管理和经营的模式。香港置地,九龙仓、太古,这种商业不动产模式也非常了得。香港置地,一共只有60万平米,它的价值跟万科差不多,一年销售收入20亿、30亿,可是它的市值跟万科一样。国贸三期一栋楼就几百亿,他不用多做,就做了一件事,这就叫经典的商用不动产中的资产管理和经营模式,最后随着这个地方越来越贵。
住宅开发商堪称地产界的劳动人民
我算一个账,我是叫劳动人民,真的不是资本家。为什么?我们1993年盖了一个房子,万通新世界广场,三元桥盖了一个莱茵大厦,我们全卖了,卖了好像挣了钱,结果你缴了税,最后又买第二个地又涨了,还不够,又贷款,再买,一直忙活到今天20年。可是莱茵大厦这个老板,楼一做完,再没有在北京做第二个楼,这个楼就是他自己的,他就出租,现在每年租金一两亿,这楼值30万亿,人家20年没挪窝,就弄这一件事,这叫经典的商用不动产。
所以,今天我们大家熟悉的商用不动产,我们比较多地是注重过渡模式,以售养租的模式,而实际上赚钱最多的是第三种模式,其次是第二种模式。第一种模式适合中国现在,转型、速度很重要,李嘉诚和新鸿基先后用了15到20年,这个模式是对的,切合中国当下,万通现在也用。但是,应该说最赚钱的是第三种模式,像香港置地,60万平米,每年收租金7、8亿美金,这就是三种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