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称,金丰投资(600606,股吧)将成为整体上市标的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
绿地集团打造的“A+H”两地上市平台渐现雏形。
11月12日,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证监会很支持绿地上市,绿地在中国所有项目的审计及评估工作都已完成。目前正在最后确定的是申报方案,年内基本上要完成申报。
张玉良称,在上海市国资委推进下,绿地整体上市的目标和步骤还是比较快的。
据介绍,绿地在5月收购的盛高置地(00337.HK,现已更名为“绿地香港”),定位为绿地的“海外资本窗口”,而仍在重组之中的金丰投资(600606.SH)则将成为绿地集团整体上市的标的。
绿地香港的目标
“A+H”平台组合,并不陌生。万科(000002.SZ)、保利地产(600048,股吧)(600048.SH)、招商地产(000024,股吧)(000024.SZ)、金地集团(600383,股吧)(600383.SH)等龙头房企都已完成搭建。但绿地在一年之内,快马加鞭地谋求两地上市,颇为出人意料。
“绿地整体上市是顺应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张玉良说,绿地母公司要整体市场化、公众化,这意味着绿地整体将来在内地要上市,这是方向。
那么,未来绿地的A股和H股平台将如何分工?
绿地控股集团控股六成的绿地香港,被张玉良称为“绿地集团在国际上的重要名片”,他称,“我们会不惜代价、全力以赴去支撑这个企业。”
不仅是计划注入海外资产,绿地也给绿地香港在国内划定发展区域。
“现在已经往里装了杭州和昆明的项目,回报率都非常高。”张玉良说,绿地鼓励绿地香港发展国内(特定区域发展)业务,比如北京、上海和划定区域。另外,盛高置地以前擅长做住宅,现在要和绿地一样做综合地产,酒店之外的产品都要做。
张玉良对绿地香港的业绩信心满满:“今年预计销售完成40亿元(人民币,下同),明年销售目标至少150亿元,也就是翻了四番。到了2015年,营业收入起码300亿元以上。”
绿地控股集团副总裁、绿地香港控股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军透露,至2020年,内部目标是绿地香港相关收入达1000亿元,这指的都是国内业务,并不包含可能注入的海外资产。
上月,绿地香港发行7亿美元债券,按年利率4.75厘计息,债券将在2016年10月18日到期。
“这部分融资,再加上原来有4亿美元的资本金,主要都是用于发展新项目。”陈军说,现在的新项目至少十几个,绿地香港在上海合庆镇刚刚底价拿了两块地,目前土地储备400多万平方米。明年还将在长三角以及泛珠三角地区直接拿地,其他区域通过和绿地集团合作的方式运作。
据陈军称,现在绿地香港规模比较小,这次发债也是依托绿地集团的信用评级。目前负债表现偏高。但到后期运营过程中,要考虑控制在80%、90%以内。目前股票流动性稍弱,会考虑一些方式来做配股,增加股票流动性。
“海外项目利润
不比国内低”
今年以来,绿地持续加码投资海外市场,目前已进军海外6个国家9个城市,总投资100亿美元。其中,今年已确定投资30亿美元以上。
张玉良介绍,今年绿地海外业务收入有25亿元以上,明年会超过100亿元,三年之内会达到300亿元。也就是说,在2015年、2016年的时候,估计绿地海外业务收入会达到200亿-300亿元。绿地要做的是中国华人的海外市场,主要投资中国移民、留学和旅游目的地城市。明年还会增加100亿美元投资,德国、法国这样的市场都要去。
在他看来,海外投资房地产现在价格合理,而且项目利润很高,不比国内低。
张玉良透露,11月20日左右,绿地要在韩国追加第二笔10亿美元的投资。在韩国投资的第一期产品已经去化85%以上,今年在韩国可能会实现11亿-15亿美元的收入。等明年韩国项目的数据出来之后,“我们就会把它放到绿地香港。做得好的海外项目,都会逐渐注入。”
好的标准是什么?陈军说,至少要高于毛利润率,高于绿地集团目前20%多的平均收益率。
已把绿地中心建到澳大利亚悉尼的绿地,其国际化战略已有“斩获”。
张玉良对早报记者表示,“我刚刚和澳大利亚投资部长见面,受邀参加明年G20(二十国集团)商业领袖会议。”
今年前三季度,绿地集团已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超过2200亿元,其中房地产(000736,股吧)预销售收入、预销售面积双双“破千”(分别突破1000亿元及1000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0%和30%,在全国行业中双双位居第二。
根据绿地集团此前提出的目标,2015年该公司将进入世界200强,销售收入将突破5000亿元。
张玉良还透露,绿地未来一定会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注册,目前正在研究放入哪些金融服务相关的国际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