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ZARA、H&M等快时尚扩张乏力推多品牌战略 
   2013-10-14   中华工商时报 

      时下快时尚品牌正在不断引进兄弟品牌联手瓜分国内的时装市场。除了与设计师合作计划,优衣库、ZARA和H&M等快时尚品牌除主品牌加速扩张外,还推出多品牌战略,向更细分的年轻市场或者轻奢侈品市场进军。

      扩张乏力

      H&M、优衣库、ZARA这些快时尚品牌早在6月开始,就展开了打折竞赛。

      不仅仅是打折,秋季新品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降。这样的状况构成了今秋"快时尚"行业的大背景。"如何过冬?"成了主题词。

      不少服装品牌为业绩冲刺展开大促,而快时尚品牌打折活动也非常疯狂,如ZARA启动了为期较长的低至五折的大型促销,甚至加紧布局加盟商在二三线城市的折扣店,而MANGO在北京频频关店,种种现象表明,快时尚品牌在中国正在走下坡路。

      ZARA官网一则促销信息"今天起ZARA中国内地所有门店开始打折!"带动了全国的轰动效应,而ZARA在全国的门店也因此受到影响,消费者数量激增,且主要为春夏装促销,和以往相比,今年的打折时间也提前了,力度也较大。

      而无论如何,快时尚品牌陷入"质量门"的尴尬境地改不了,截至2013年,ZARA的产品至少有12次涉及质量问题,而H&M、VEROMODA等品牌也不断爆出质量问题,但质量问题究竟是谁的错,中国代工厂还是快时尚品牌本身的重视程度不够,寻找低价的代工厂是ZARA所关注的,而中国综合劳动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质量问题必然出现,且ZARA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很多故事性质的东西通过宣传糊弄了消费者。

      快时尚品牌在本国其实都非常便宜,如UNIQLO在日本就很便宜,而GAP在美国也只有牛仔裤还卖得可以,但是通过宣传,给这些品牌带上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光环,而现在快时尚品牌如此扎堆促销,足见其在中国开始走下坡路了,只有打折才能被消费者下手,快时尚也快不起来了。

      店面绩效增长有限,同时扩大渠道增加开店,扩大规模,成为了快时尚各品牌的选择。进入2013年,同许多消费品牌一样,快时尚品牌面临着经济下滑大环境的困扰。目前全球各大服装连锁零售品牌:美国GAP、瑞典H&M、西班牙ZARA、德国C&A、日本优衣库几乎都出现了产品线收缩的状况。

      在H&M欧美汇店面内,新品的工艺对比相对简单,价格基本维持在年初的价格水平,高价位产品数量并不多。记者了解到,H&M早在6月中旬就提早开始了打折季。同时,国际知名快时尚品牌的C&A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C&A欧美汇店,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店面换季新品不及往年。价格基本与年初或者去年的价格持平。由于C&A一直走低价路线,其打折的价格空间已经不是很大。

      虽然多数快时尚品牌都在收缩产品线,积极准备"过冬"策略,但是在渠道发展方面,各大品牌则采取了比较积极的策略,即加速开店的计划。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7月,H&M、优衣库、ZARA、GAP、C&A、MUJI等快时尚品牌2013年总计开店84家。上半年,优衣库以新增31家店位于扩张榜首,其次是其中H&M新开18家;MUJI新开10家;ZARA和GAP各新增8家。H&M计划全年开店数量大于去年总量。但随着一二线城市品牌日趋饱和,三四线城市对于品牌认知度不高,再加上开店各项成本只增不减,单纯的渠道扩张已经难以为继。

      多品牌扩张

      引进集团内兄弟品牌分食市场份额,正在成为各大快时尚品牌的新计划。

      H&M在"Monki"进驻内地市场并推出COS品牌专营店之后,H&M又推出&Other Stories,其价格将高于H&M,但低于COS.据悉,与H&M原品牌的风格不同,"&OtherStories"将关注更为着重生活品质的白领阶层,定位在轻奢侈品,而Monki的风格则更为魔幻和叛逆,侧重更为年轻的消费群体。

      9月21日,西班牙Inditex时尚集团旗下品牌ZARA位于南京西路的门店同样重装后,以全新设计概念再度开业。据报道,ZARA中国市场负责人表示,ZARA可能将部分国内零售渠道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很明显,如果ZARA在三四线城市大量开店,或将对国内服饰品牌构成较大挑战。数据显示,2007年ZARA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拥有门店400多家。H&M在中国成都开设全球第3000家门店。

      9月30日,迅销集团旗下品牌优衣库全球最大旗舰店将在上海淮海中路开幕。这家旗舰店将首次引入该公司低价时装品牌GU,同时被引进的还包括走精品、中高端路线的品牌CDC,迅销收购的法国时装品牌PTT和法国内衣品牌PLST.优衣库大中华区CEO潘宁表示,将深耕中国市场,力争每年新开80至100家店铺。

      眼看着迅销集团大举进军国内市场,美国时尚休闲品牌GAP集团也高调宣布旗下OldNavy品牌将于明年引入中国市场。

      对此,派尚服饰搭配学院院长康蓝心表示,多品牌集合店是未来快时尚服装的发展趋势,多品牌经营不仅可以减少单一品牌开拓市场的费用,还能够让品牌之间相互弥补,达到整合销售的效果。

      日前,由贝恩管理咨询公司发布的2013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消费者更倾向尝试多个品牌,未来企业只有建立强大的品牌集群,才能更多地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购买几率。  业内人士称,优衣库和GAP相对于ZARA、H&M等品牌时尚度略差,选择引进其他品牌可以弥补这个短板,无形中可以增加消费者连带销售的几率,提高消费者客单价。

      对此,康蓝心则持相反的态度,其称,GAP与Old Navy都是典型的美国时尚休闲品牌,两个品牌的缺陷均是辨识度低。对于品牌来说考虑的应是如何提高服装的时尚感而不能单纯地借兄弟品牌来增加市场份额。

      弥补缺陷

      然而,在这方面优衣库则显得得天独厚了,因为优衣库主打基本款,虽然时尚度不高,但是消费者的需求量较大。此次与迅销集团旗下的四大品牌共同登陆即将开业的旗舰店,对于增加其客单价和搭配销售的几率将大大提高。康蓝心如此分析快时尚兄弟品牌联盟。

      品牌多了自然服装的款式和风格都会随着丰富起来,此时困扰消费者的不再是单一品牌消费带来的乏味感,而是如何将商品进行搭配从而打造出适合自己的款式。

      品牌可以通过互动活动、搭配陈列、销售人员培训等方面来帮助消费者解决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尴尬。面对上述问题康蓝心给出了她的答案。

      除了引进更多品牌来弥补品牌间的缺陷,品牌应注重打造生活方式般的购物环境。比如,多品牌集合服装店内除了服装还可以加入配饰、包袋、鞋履,甚至家居用品等商品,消费者可以慢慢地在店内"闲逛",增加消费者在店内的停留时间,也就增加了其购物的几率。只有这样才能给消费者传达一种生活方式,体验式购物注定是未来品牌的发展方向。

 

>> 活动专题 更多 >>
“商业企业促消费座谈会”在京举行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商务部组织的“精品消费月”活动,提振消费市场,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11月 15日在京举办...
 · 上海纽约大学2024年REITs高级研修证书课程
 · “品牌私享会”在鄂尔多斯举办
 · 2024年多业态融合性消费新场景座谈会举办
 · 赴日创新商业考察团拜会使馆经商处
 · 2023上半年全国商业地产行业形势分析会
 · 我会与华为合办“智慧商业创新发展研讨会”
 · 商业地产如何降本增效突破复苏困局
 · 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2022年会
 
>> 项目招商 更多 >>
 
 
运营管理:中商联盟(北京)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90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7000221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办公B座1910室  电话:010-63940686  E-mail:msc5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