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UR:比肩Zara的“世界级”野心 
   2013-8-15   福布斯中文网(上海) 

      如果十几年前,李明光甘心于做办公室里的一名财务,那么,现在,中国就少了一个即将走出国门、走进世界的快时尚品牌。2006年,创立快时尚品牌UR(Urban Renewal)之前,李明光已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将近10年。

      1998年,也许是广东湛江人天生的不安分,他开始一边拿着固定工资,一边在广源新村开了一家服装店,一个月租金两千块钱。这在当时的广州是非常热门的行当,尤其是华乐路一带,渐渐形成外贸服装零售的聚集点。李明光之所以把店选在广源新村,“是因为离公司比较近,方便照应”。那时候,他的店类似现在的热风,生意红火,收入也令他满意:“当时,我一个月工资一千多元,而我的店一个月可以赚四五千块钱。”

      但和一般的外贸服装店小老板不同,李明光的眼里不仅只有利润,还有品牌。于是,在稳拿稳赚了两年之后,他决定代理一个男装品牌——VJC。大概今天鲜少有人知道这个品牌的存在,可在2001年,李明光却把VJC的店开到了上海恒隆广场,成为第一批进驻这里的品牌,在这奢侈品大牌横行的今天,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在一年多的品牌代理过程中,我学习和总结到了很多经验。那时候我就开始想,代理一个品牌,不如自己创立一个品牌。于是在2003年的时候,我创立了一个牛仔品牌。”李明光回忆。遗憾的是,经过两三年的运作,李明光没能琢磨出什么差异化的发展,他很清楚“在百货行业没有差异化是很难把品牌做好的”。

      这一年还有一件事触动了李明光。他到日本东京的时候看到了Zara在亚洲的第一家店。“我被那种情形深深感染:Zara就开在那些奢侈大牌的旁边,价格比它们实惠很多,但是时尚度却完全不逊色与众多大牌。”

      事实上,早在2001年,李明光就看到了一篇关于欧洲快时尚(Fast Fashion)商业模式的报道。“快时尚在欧洲大肆流行,人们买最新最潮的衣服,只穿一两季,然后就会淘汰掉,再买新的。我觉得特别震撼,因为当时在国内,消费者还处在追求优质高价服装的阶段。同时,我也感觉到快时尚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服装行业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在东京的见闻,无疑再次让他确定了这种想法,“这将是服装行业的潮流和趋势。纵观中国国内市场,当时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快时尚品牌,这将是中国服装行业的蓝海。”

      从日本回来以后,李明光便开始筹备和规划,UR终于在2006年诞生,第一家开在广州正佳广场。彼时的李明光并没有掌握太多快时尚的运营知识,他凭借的是自己过去10年运作时尚行业所积累的经验和理解,在失败中不断创新,并不断试验和深化。为避免UR的产品像国内很多品牌设计风格过于“中国化”或“韩国化”,所以在发展初期,李明光就与法国著名的时尚顾问公司合作,所有产品定位、时尚趋势、商品企划等都由他们按UR定位专门提供,最后由中法300多位买手及设计团队实施完成,以国际化标准自居。

      现在,UR每年设计并上架的服装多达6,000多款,每周每家店都会更新两次货架,每周保证有100-140款新品推出。而除了在中国境内开设更多商店之外,李明光的长远规划是走向世界:“2014年开始进入亚太市场,2015年开始适时进入欧洲和其他市场,实施全球市场同步发展战略。”

      Q:快时尚品牌中,像Zara和H&M是比较成功的,UR是否借鉴了这些品牌?

      A:Zara作为快时尚品牌的代表,可以说快时尚模式以及快时尚品牌的风潮都是它掀起的。不过,每一个快时尚品牌,都有自己独有的品牌风格和细分,比如,Zara是比较偏都市的轻奢侈快时尚,比其他快时尚品牌显得高端一些;H&M、C&A就再偏年轻一点;GAP、优衣库则偏基本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UR从创立以来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化领先的快时尚品牌,不同于Zara、H&M的品牌风格,打造专属于UR的优雅的欧陆风情。

      Q:相比Zara和H&M,UR的优势在哪里?

      A:我们的主要目标消费群是25-35岁的白领。我们更多的竞争对手是Zara。在快时尚行业日趋细分的大环境下,相对于国际性快时尚品牌,UR既具备了与之相匹敌的高性价比价格体系,同时又能快速引领时尚。在中国市场无论一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我们能够做到比他们有更快的更新速度,真正实现全国每一个店铺每年近万款新品、每周两次更新的快时尚模式,由此产生了UR所独有的特殊优势。

 

>> 活动专题 更多 >>
“商业企业促消费座谈会”在京举行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商务部组织的“精品消费月”活动,提振消费市场,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11月 15日在京举办...
 · 上海纽约大学2024年REITs高级研修证书课程
 · “品牌私享会”在鄂尔多斯举办
 · 2024年多业态融合性消费新场景座谈会举办
 · 赴日创新商业考察团拜会使馆经商处
 · 2023上半年全国商业地产行业形势分析会
 · 我会与华为合办“智慧商业创新发展研讨会”
 · 商业地产如何降本增效突破复苏困局
 · 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2022年会
 
>> 项目招商 更多 >>
 
 
运营管理:中商联盟(北京)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90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7000221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办公B座1910室  电话:010-63940686  E-mail:msc5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