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港股弱势百货零售商业地产纷纷回购、增持 
   2013-7-2   第一财经日报 

      6月份在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背景下,拖累了A股一度创下新低,而港股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波下滑的走势,恒生指数一度跌穿20000点关口,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公司则大量回购自身股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资料后发现,在香港上市大量回购自身股份的公司当中,主要集中在百货零售、商业地产等行业,而香港的地产大鳄们则纷纷增持旗下公司股份。

      百货零售引领回购潮

      现金流充裕,发展前景却受到电商以及反腐败政策冲击的百货零售业,以及商业地产公司都成为了这一波回购大潮的领军者。6月期间,金鹰商贸集团(03308.HK)、利福国际(01212.HK)、世纪金花(00162.HK)、银泰百货(01833.HK)等几家百货零售股都纷纷回购股份。

      在香港本地的百货零售股当中,利福国际6月有14天在回购,每天支出在200万港元到1500万港元之间。利福国际大股东是资本大鳄刘銮鸿,主席则由郑裕彤担任。此前,利福国际公布,其分拆利福地产于主板上市的计划,遭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拒绝,集团及利福地产不同意该决定,且认为委员会作决定的原因并无根据,故决定提出上诉,要求上市委员会复核该决定。

      主要在江苏省经营百货零售业务的金鹰商贸集团,在6月一共有8天在回购,每次都花费500万港元到2000万港元之间;专注于西北地区零售百货发展的世纪金花,6月也一共有14天在回购股份,每天回购额则在199万港元到800万港元之间;主要在浙江省经营的银泰百货6月则一共有5次回购,每次回购金额介乎于1450万港元到2200万港元之间。

      申银万国(香港)联席董事郑家华向《第一财经日报》称,百货零售股的大量回购,一方面有公司现金流入较多的因素,另一方面此前在中央反腐败的声势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加上系统性的下跌使得相关股份普遍受压,使得百货零售股都跌到较低估值水平。相信目前倡导官员节约的情况会持续下去,预计不少百货零售业管理层看到未来没有太好的投资机会,所以趁着股价较低的时候大量回购。

      第一上海(楼盘)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认为,百货零售股跌了很多,相信是已经跌到管理层认为值得吸纳的位置,也可能表明从现水平来说投资价值开始浮现。

      地产股回购增持较多

      事实上,上述零售百货股,其中不少自身持有大量商业物业,而性质有一定类似的商业地产发展商也是回购大户。专注于北京(楼盘)、上海两地核心地段项目的SOHO中国(00410.HK),是这一波回购大潮的先锋,6月一共有18天在回购,也就是近乎整个6月每个交易日都在回购自家股票,每次回购金额则在1000万港元到3000万港元之间。另外,香港本土的地产公司联合地产(00056.HK)、合和实业(00054.HK)、信和置业(00083.HK)等都有所回购。

      郑家华认为,目前部分商业地产股回购股份,其实不仅仅是6月这段时间,是一直存在,估计不少公司都觉得现在可以选择投资的好项目不多,因此花大量时间回购;他认为相比而言,目前香港一些地产公司高管的增持比回购是更正面的消息,比如李兆基频频增持恒基地产(00012.HK),恒隆地产(00101.HK)主要股东陈谭庆芬、新鸿基地产(00016.HK)的几个股东近日也有增持活动。而叶尚志认为,相比增持而言,公司回购后减少股份流通数量,对股价推动作用更加大一些。

 

>> 活动专题 更多 >>
“商业企业促消费座谈会”在京举行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商务部组织的“精品消费月”活动,提振消费市场,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11月 15日在京举办...
 · 上海纽约大学2024年REITs高级研修证书课程
 · “品牌私享会”在鄂尔多斯举办
 · 2024年多业态融合性消费新场景座谈会举办
 · 赴日创新商业考察团拜会使馆经商处
 · 2023上半年全国商业地产行业形势分析会
 · 我会与华为合办“智慧商业创新发展研讨会”
 · 商业地产如何降本增效突破复苏困局
 · 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2022年会
 
>> 项目招商 更多 >>
 
 
运营管理:中商联盟(北京)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90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7000221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办公B座1910室  电话:010-63940686  E-mail:msc5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