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确实不好做,我最近去武汉时,有一个开发商希望转让商业地产项目。”近日,易城中国副总裁尹宝军接受地产中国网独家专访时如是表示,在房企被迫转向商业地产后,有些公司发现并没有那么强的实力,所以已经出现了一些撤退的苗头。
这样的趋势是否已经表明商业地产泡沫已现?商业地产需要调控了?尹宝军表示,泡沫确实存在,但并没那么严重;而目前住宅市场已被严重打压,需要给资本留一个出口,是否调控,对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言,都不一样,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商业地产做大区域经济,而中央政府则得根据整体宏观经济来定。 “商业地产泡沫不严重”
地产中国网:最近业内普遍对商业地产提出了担忧,认为泡沫严重,是这样吗?
尹宝军:我们在业内有一个地产沙龙,今年3、4月份业内聊天时就预感到下半年商业地产会有一些泡沫出现。这主要是从投资角度来看的,住宅市场的调控如限购,逼迫民间资本寻找其他出口,如进入商业地产领域,当这些资本都进入后,价格上涨,就可能会有一些盲目性的购买,泡沫就慢慢显现出来。
但实际上,商业地产和住宅的根本属性不同。商业地产主要是生产型资本的地方,是拿来开公司和经营的;住宅虽有投资功能,但更多体现在居住方面。
地产中国网:泡沫到了危险的地步吗?
尹宝军:大家都在喊泡沫,应该说已经有了,但并不是说吹起来多大或者是破,还不到这个程度。
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还有十年时间,过去十年是住宅的十年,未来的十年可能是商业地产的十年,泡沫吹破的话比较难,只是说某个地区、某个特定城市可能供应量太大,需求跟不上,若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就是当地市场的泡沫,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自身会再用5年或8年的时间吸收掉,商业地产比住宅好,就是因为它有一个市场的吸收过程。
地产中国网:也就是说,目前虽有泡沫,但仍然比较安全?
尹宝军:我们觉得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大家进到商业地产也看到了,民间资本投入到商业地产还是为了保值,就是防止通货膨胀,这是第一个根本点;第二个,大家也看到了他的变现能力没有住宅那么快,而且税费比较高,这都是问题,他们会比较谨慎一点。
地产中国网:也有媒体报道,比如说像成都有大概几十个城市综合体上来。
尹宝军:对,我觉得再怎么做,几十个应该也是很难做的。在有限的资源里,尤其是每一个综合体里面,可能只有30-40%是引进外面的商家,其他的都需要本地商家资源去消化,这就很难了,只能是交通地段有优势、开发商品牌影响力比较大、开发能力比较强、前期可承付租金压力比较大的项目才可以存留下来。
地产中国网:像这样过剩的区域是不是就需要更长的年限消化,如10-20年?
尹宝军:最多10年。如果租不掉、运营比较难,后续新开发的项目就会比较小心。金融危机时,我们看一线城市也是这样,租金下来了,整个市场就没有那么好,很多在建的商业项目就往后推迟;危机过后,到现在开工,就又形成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市场自身会有供需调节。
“主动转商的企业不多”
地产中国网:刚才您提到,房企做商业地产是被逼的,但商业地产也迎来黄金十年,是否可以主动转型?
尹宝军:住宅的调控迫使这些开发商进入商业地产领域,能够主动做的不多。
地产中国网:绿城前几天召开发布会,他们说前十年做得比较好,后来就放弃综合体,现在要加大力度开发综合体这样的商业地产。
尹宝军:这就是企业嘛,企业就是追求最大利润,对他来讲什么能利润最大化,就去做。住宅也是这样,可能两年之内卖完了,现金回流特别快,就可以再开发另一个项目。商业地产不是这样,可能三年还没有建好,再运营三年,可能六年的时间,谁愿意去做它呢?
地产中国网:大批的房地产企业“一窝蜂”做商业地产,商业地产对资金的要求比较高,集体转型岂不是让他们更危险?
尹宝军:我觉得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商业地产里涉及的东西比较多,前前后后从定位、招商、资本运作到后期运营,都要看得很仔细。住宅还有一个现金流,但如果是综合体,风险是很大的,除非前期定制了一部分,比如说这栋楼已定制给企业,商业部分定制给另一家,如果没有定制的话,纯粹要靠市场取做,后期管理费和租金的压力就很大。而对于一个综合体而言,除非拿地时的价格很便宜,比如说三年五年以前拿的地,他现在做也并不会马上亏,如果说最近一两年拿的项目,不会这样的,我觉得他肯定再拖个两三年。
地产中国网:也是一种冲动性的转型,会否洗牌,可能就会有一些撤出?还没有建成就把地卖掉了?
尹宝军:我最近去了武汉,武汉一个很好位置有一个比较好的综合体,现在开发商说,“有没有人愿意买,我现在想卖掉”,现在已经开始有开发商这样做了,他们进来之后发现商业地产不是那么好玩,他没有成熟的、全链条的团队,很难进入。我了解到的这样案例还不少,有好几家正委托我们寻求买家,包括我们也正在关注商业地产的大宗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