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1新年伊始,东原地产率先在重庆楼市扛起大旗,将旗下物业整体推向市场。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东原推盘除了常规的住宅项目外,还推出了东原1891、东原D7区等项目近40万平方米的商业进行大规模对外。
2011新年伊始,东原地产率先在重庆楼市扛起大旗,将旗下物业整体推向市场。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东原推盘除了常规的住宅项目外,还推出了东原1891、东原D7区等项目近40万平方米的商业进行大规模对外。
与此同时,近两个月来,金钱豹西南首家店、华润万家两江新区旗舰店、星美影院西南旗舰店、香港嘉禾影院、曼度-嘉年华等国内外知名餐饮娱乐品牌纷纷签约落户重庆,而这些知名品牌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东原旗下商业作为其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拓展据点。
在重庆已经深耕十年的东原地产,继去年大规模启动住宅项目,重庆7盘连开,一跃进入重庆本土房企前三后,不难想象,东原商业今年又将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惊喜。
据悉,今年东原除了重庆的数个商业项目外,四川成都、江苏盐城等地的多个商业项目将陆续启动。可见,东原誓做重庆新一代商业地产巨舰的宏伟蓝图已然开启。
东原的嗅觉
全面进军商业地产
去年以来,一再加码的住宅市场调控,让万科、金地等一线开发商开始转向商业地产。
随着重庆多个商业项目招商的正式启动,意味着东原地产正式进军商业地产领域。“近期的市场调控并不是东原发展商业的主要原因。”东原一位人士表示,东原发展商业地产的战略不是从今年开始,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在成立之初就怀揣着这个梦想。
对此,有业界人士说这是东原多年卧薪尝胆、厚积薄发的结果。在东原看来,这是“坚持做好自己”而又顺势而为的结果。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东原就已经意识到,随着城市核心区域土地资源的日渐稀缺,传统住宅市场通过囤地、购买稀缺优质土地资源的盈利模式已经开始出现瓶颈。
因此,商业地产兼容住宅就已成为东原拿地的考量指标之一。不管是较早拿地的1891项目,还是近年才取得的D7区地块,以及四川成都、江苏盐城等地块的取得,无疑都遵循了这一原则。同时,东原也成立了自己的商业管理公司,在人才、资金、运营管理等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
有关专家指出,房地产行业未来更大的利润来自快速周转和产品差异化。而商业地产则具备市场培育的价值增长链,这使得商业地产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继续保持较高的价值空间。
发展新“引擎”
自持物业将成核心板块
东原地产曾比较过内地开发商和香港开发商的收入结构,发现香港的五大开发商———长江实业、新世界中国、新鸿基、恒隆地产和恒基兆业来自商业地产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35%以上,新鸿基的商业地产收入甚至达到集团总收入的近50%。而在内地,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发展商屈指可数。
持有物业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租金收入,当前房地产行业正处于调整阶段,即使在行业最低迷的时期,仍可保持高额的净经营现金流。据透露,东原将参照香港成功房企的做法,将把持有商业与住宅产品一起作为东原地产发展的核心板块。
除了稳定的租金收益,商业地产尤其是城市核心区商业地产具备很强的保值能力。这也是众多安全性资本涉足商业地产项目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目前东原地产旗下所持有的商业物业已超过40万平方米,如果现在出售,收益将超过80亿元。
据悉,东原在拿地思路上正逐步向龙湖、万科拿地思路靠近,从以前的随机性拿地转为目的性、周期性拿地方针。其中,适合打造从D7区起端的城市综合体物业将成为东原的产品线之一。
而发展自持商业物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无法迅速收回投资,还面临着前期培育市场的巨大投入。据业内人士透露,在重庆无论是大都会还是北城,刚开业几年内也几乎没有利润可言。此外,对于存在的差距,东原并不讳言,就重庆而言,龙湖已有“天街系列”商业的成功案例,还有不少值得东原借鉴的东西。
商业版图初现
重庆、四川、江苏等地同期启动
一系列与国际著名的餐饮、零售品牌企业签订战略协议的动作,进一步拓深了东原地产“创造新价值”的商业地产格局。去年12月,东原地产与亚洲餐饮大鳄金钱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今年2月中旬,同国内零售业巨头华润万家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华润万家旗下大型超市正式落户东原D7区。同时,东原地产还加强了战略联盟商家、品牌合作资源的储备,目前已与国际国内一线品牌百货、超市、影院等商家达成战略联盟商户。据悉,今年接下来,东原商业地产公司还将有一系列动作———包括在京、沪、港等一线城市路演,以及重庆区域的大型活动等。
同时,从今年开始,东原地产将在已经进入的四川、江苏等区域的城市发展商业项目。随着东原地产在商业领域多项目开发、写字楼运营、商业规划和招商等工作深化,对发展路径、核心能力的判断也逐渐清晰。商业地产的主力业态、区域布局、发展模式、项目拓展、资金来源、合作模式、能力筹划及组织支持等战略规划也趋于明确。未来几年内,正处于上升通道的东原地产商业蓝图的构建必将实现从构想到现实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