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马来西亚星报》报道,随着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也持续升温,来自国外的开发商也开始看好中国房市,他们认为未来五到十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需求仍将不断走高,而凭借政府的积极调整和国民购买力提高的有力支撑,中国不会重蹈美次贷危机的覆辙。
分析认为,作为拥有660多个城市的世界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为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商机。随着国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房屋需求将会进一步推动居民住宅和商用地产行业的发展。
近两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虽然仍然有较强的增长潜力,但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以防止可能会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不过,分析认为,尽管目前有不少限制措施,但实力雄厚的开发商们还是对未来几年的市场前景颇为看好。新加坡嘉德置地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凯德置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目前在华最大的外资地产商之一,该公司非常看好中国房市未来的发展。该公司副总裁Jason Leow表示,“中国的市场非常巨大,目前我们的开发项目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大城市,我们现在正在逐步进军二、三线城市。中国每年的房地产需求在2亿平方米,无论从什么标准衡量,这都是个非常巨大的数字。虽然市场将面临调整,但我们相信未来五到十年市场需求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Jason Leow指出,受目前金融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正在经历短期的调整,“不过,受城市化加速发展、经济强劲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推动,市场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他还认为,政府近几年采取的措施是为了确保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资本雄厚、业绩良好的企业来说,发展良机依然存在。
不久前在上海参加年度房地产投资会议的经济学家和基金投资经理们也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发展,而美国次贷危机将不会对中国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造成大的影响。里昂证券驻上海经济学家Andy Rothman认为,由于中国居民购买房产的支付方式和美国有很大区别,中国不会遇到像美国那样的次贷问题,“在过去五至七年内,中国人日益增长的收入和财富支撑了地产业的强劲发展”。他同时指出,中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中信嘉华银行高级副总裁兼中国业务首席经济师廖群则认为,目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使经济降温并确保经济软着陆,以应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将达到8%至9%,明年为9%至10%。在我看来,相比于提高利率以遏制消费,更为重要是抑制通货膨胀,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粮食供应。”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和投资前景方面,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宋广菊表示,业界对中国市场的潜力仍然非常乐观,“市场是巨大的,给企业提供了大量机会。开发商需要做的是将开发项目分散在一线和二、三线城市,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地产分析师表示,商务办公楼将有望成为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亮点。2008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落成将标志着上海第二波商用楼建设高峰的到来,上一次高峰是在1996年至2001年间。另外,全国很多城市都在效仿浦东模式建造中央商务区。分析认为,从中期来看,在宁波、杭州、成都等二线商业城(600306行情,股吧)市,商用楼的需求将继续处于上升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