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上海购物中心07年销售总额达414亿元同比增长35% 
http://www.ccrea.com.cn   2008-2-28   上海商报 

 

    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副秘书长兼研发中心主任俞稚玉昨日告诉记者,据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对47家2006年年底前开业的购物中心的统计,2007年的销售总额达41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5%。因此,“2007年本市购物中心增速减缓”的说法并不成立。

    销售增幅领先取代超市

    据介绍,虽然从购物中心数量上来看,到2007年年底,本市购物中心总数为54家,增幅仅为15%,低于2006年的同比增幅。但是,这是受到了购物中心建设周期的影响,今后三年将是新建购物中心相对集中开业的时期,每年购物中心家数的增幅都将达到20%至30%。从销售总额来看,根据2007年本市对47家2006年年底前开业的购物中心的统计,销售额就达41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5%。因此,“2007年本市购物中心增速减缓”的说法并不成立。可以说,近五年,全市购物中心的销售额年均增长有望在30%以上,已经取代了上世纪90年代超市增长幅度领先的地位。

    据介绍,零售业中各业态的市场份额,随着各业态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会有上下变化。目前的超市,包括大卖场进入了平稳增长期,部分门店会有所调整;百货商店经过一轮竞争淘汰后,现代模式的百货业进入了复苏后的增长期;专营商店,包括专业店和专卖店在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开始发挥它的魅力;而增长最快的业态可能是各种零售业态的集成平台——购物中心,它将取代上个世纪90年代的连锁超市,成为本世纪初我国零售业的又一亮点,成为商家竞相加入的商业形态。令人可喜的是,本市已开业的购物中心经营渐趋成熟,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度过了开业初期困难的培育期,开始进入盈利时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浦东陆家嘴的正大广场。

    据俞稚玉介绍,逐渐形成有东方特色、中国特点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的中国购物中心的专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将于今年3月份开办的实战型专业人才培训班,首次建立起我国购物中心产业人才培训机制,这也是购物中心产业渐趋成熟的一个标志。

    “泛购物中心”成发展趋势

    据俞稚玉介绍,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对本市购物中心的统计并不包括越来越多正在出现的“泛购物中心化”的其他业态。据了解,“泛购物中心化”现象已经波及到所有大型零售商店,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已经成为零售业的主流模式。

    “泛购物中心化”最明显的就是大卖场。几乎所有的大卖场都在收银台外面设立了面积不等的招商区。招商区内的零售业种涉及服装、餐饮、娱乐、服务等。一些大卖场已经打出购物中心的招牌,例如家乐福金桥店、家乐福宝山店、好又多宝山店就在外墙上打出“家乐福金桥购物中心”、“宝山购物中心”和“好又多宝山购物中心”的招牌。家乐福联洋店店内还设有大食代美食广场、麦当劳、天福茗茶、达芙妮、柯达快速冲印等商铺。家乐福万里店一楼的招商区域容纳了餐饮、蛋糕、茶叶、图书、眼镜、珠宝首饰、服饰、体育用品、美容美发、通讯器材、洗衣店以及工商银行、邮政局、儿童乐园等各项方便顾客的固定商铺40家。另外,苏宁家电卖场去年开业的浦东第一店也突破了国内家电连锁模式的束缚,引进全套生活家居类用品,经营起高档餐炊具、康体器材、五金工具、卫浴配件、厨卫用品、洁身器、电玩、综合家居、洗化、投影、乐器等十余大项的新产品线。

    大卖场购物中心化趋势不仅可以聚集人气,关键是占总面积三分之一的招商区招商租金收入就相当于整个物业租赁支出的70%至80%,可以大大降低大卖场的经营风险。但是,大卖场招租的品牌、出租场地的租金与大卖场自身的品牌、所处的市口都有较大关系,并不是所有的大卖场招商租金收入都能够达到以上比例。

    百货店也现购物中心化趋势

    与欧美百货以买断经营与自有品牌为主的经营方式不同,中国百货是以联营模式为主的。百货商店招商式的经营方式改变了以往的赢利模式,也使百货商店最容易采取招商的方式,向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转变。百货商店通过拓展现有百货商场的功能,如增加餐饮、娱乐、超市等内容,形成一个更全面的生活空间,比原来的百货商场功能更丰富、更强大了。

    据分析,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对购物功能多样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果百货商场完全按照原来的经营模式,就会失去很多顾客。在我国内地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化趋势,百货商场面积越来越大,新世界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世界城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启动了新世界综合消费圈建设,此后又逐步调整,先后引进了世界第六、大陆第一家杜莎夫人蜡像馆、国内最大的室内嘉年华世嘉SEGA游艺城等文化娱乐项目。调整后,新世界城各项消费功能的面积比例中,购物占35%、宾馆占28%、文化娱乐占15%、餐饮占8.5%、商务辅助设施占13.5%。原以百货销售为主的百货商店通过面积扩容、功能拓展,现在已经完成了新世界综合消费圈的建设,成了一个集购物、办公、酒店、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摩尔。浦东第一八佰伴、五角场又一城等百货商店则被业内人士称为“Mall百货”,即购物中心式的百货商店。

    专家观点

    我国零售业业态不够细化

    关于我国大型零售业态出现“泛购物中心化”的特有现象,相关专家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国零售业业态本身不够细化,或者没有形成真正的标准化,才造成相互交叉、客源重叠的现象。比如家乐福卖服装,东方商厦开超市,这样一种交叉融合对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来说是有益的。但是,目前这种现象只是我国零售业态在过渡阶段所特有的。所以,当未来市场细分到一定程度时,大家可能还要各自有各自的分工,各自有各自的职能,各自为各自特定的客群服务。

    目前中国还没有细分到这个阶段,大家为的就是销售额,是生存。但深入地思考一下,一个百货商场当中开了一个超市,它的销售额就会提高很多吗?并不会特别多。家乐福的服装销售额就一定能高过街铺的销售额吗?不一定。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吸引人:我这里什么都有,什么东西都全,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目前的市场条件,允许这么做,但当大家都足够强大的时候,零售业态中各自的分工就会更明确、更细,各自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我国零售业态也就逐步走向了成熟。

 

>> 活动专题 更多 >>
“商业企业促消费座谈会”在京举行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商务部组织的“精品消费月”活动,提振消费市场,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11月 15日在京举办...
 · 上海纽约大学2024年REITs高级研修证书课程
 · “品牌私享会”在鄂尔多斯举办
 · 2024年多业态融合性消费新场景座谈会举办
 · 赴日创新商业考察团拜会使馆经商处
 · 2023上半年全国商业地产行业形势分析会
 · 我会与华为合办“智慧商业创新发展研讨会”
 · 商业地产如何降本增效突破复苏困局
 · 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2022年会
 
>> 项目招商 更多 >>
 
 
运营管理:中商联盟(北京)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90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7000221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办公B座1910室  电话:010-63940686  E-mail:msc5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