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基集团动作不断,河西综合体项目已经悬挂“德基广场”标识,有望年底开业;徐州项目今年2月启动倒计时,据说有重奢入驻,预计明年开业;新街口三期苦等十年后启动,联通一二三期形成50万方的超级重奢航母,继续巩固强化全球销冠地位。
01
德基发展战略透析——从单点突破到多元扩张
德基集团的发展轨迹呈现出清晰的阶段性战略演进,从南京核心商圈的单一项目突破,逐步向多区域、多业态扩张,形成“深耕南京、布局江苏”的发展格局:
第一阶段、南京单点突破阶段(2006-2012年),奢侈品堡垒的奠基。
新街口一期亮相(2006年):以6.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率先打开南京高端市场,引进Louis Vuitton、Gucci等首批顶奢品牌,奠定“华东商业中心”基因。项目定位明确,做最高端的购物中心,填补了南京顶级购物中心的空白。
二期扩容升级(2012年):新增8.5万平方米商业空间,引入丽思卡尔顿酒店及德基美术馆雏形,实现业态三维拓展(商业+酒店+文化)。至此,德基广场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汇集全球95%以上的一线奢侈品牌,包括Hermès、Dior双层旗舰店,以及Harry Winston、Graff等高奢珠宝“大满贯”。二期项目将工作、生活、时尚、艺术融汇贯通,使德基连续三年(2015-2017)销售稳居国内购物中心前列。
第二阶段、南京多业态深化阶段(2012-2020年),从商业体到城市地标。
艺术基因植入:2015年成立德基文化产业公司,系统性推进文化艺术投资;2017年在二期8层正式设立德基美术馆,举办“管峻书法展”、“扬州八怪文物展”等展览,开启艺术赋能商业的实践。此时的德基已不满足于单纯的高端购物中心定位,而是向城市文化地标转型。
科技体验探索:2021年推出《金陵图》数字艺术展,首创“人物入画,实时跟随”的沉浸式观展模式,将历史文物转化为交互式体验场景。该展览成为南京文旅超级IP,“先看金陵图,再看南京城”成为游客打卡标配。数字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德基从传统商业向科技驱动体验的战略升级。
第三阶段、多元化扩张阶段(2020年至今),多赛道并行的增长引擎。
德基集团打破“单项目依赖”,开启多城市、多业态的战略布局:
整理:方湖 制图:联商网
城市商业扩容:新街口三期(16万平方米)将打造南京最长空中连廊和下沉式广场,实现与一、二期立体贯通,计划2024年竣工;河西德基广场从原高端定位转向“轻潮奢”,瞄准年轻客群,避开与邻近的IFC直接竞争。
省内首站落地:2020年接手徐州中央广场烂尾项目,承担20余亿元债务及拆迁补偿,计划引入奢侈品牌,打造辐射淮海经济圈的高端商业节点,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开业。项目运营后,预计超150个品牌首入徐州。其中区域首店50余家,国际知名高端品牌50余家,米其林、黑珍珠高端餐饮品牌20余家,一线潮流品牌30余家。
文旅赛道突破:2025年斥资10亿元在牛首山打造四大文化项目(菩提道、博物馆、美术馆、弘觉书院),运用VR/AR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同时丽思卡尔顿酒店宣布6月动工,形成文旅协同。此举标志着德基从城市商业向文旅目的地运营的战略跃迁。
02
德基商业模式解构——艺术、商业与科技的融合
德基的商业模式创新体现为“顶奢为核、艺术赋能、科技驱动”的三位一体架构,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第一、顶奢+生态体系:金字塔结构的品牌护城河
德基构建了顶奢+首店+流量基座多层次品牌生态,既保障高端调性,又实现全客层覆盖:
顶层——顶奢大满贯:汇集全球95%以上一线奢侈品牌,如Louis Vuitton三层临街旗舰店、Hermès双层店,以及Cartier、Van Cleef & Arpels等高奢珠宝,形成绝对品牌话语权。
中层——首店经济引擎:2024年引入113家新品牌(占总量30%),其中54家为区域或全国首店,如PRADA Beauty全球首店、VALENTINO美妆全球首店,保持品牌新鲜度。德基每年保持近30%的品牌更新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基座——流量型业态:B1层布局%Arabica、SHAKE SHACK等网红餐饮,二期4F引入名创优品全球首家IP主题店(MINISO SPACE),吸引年轻客群高频到访。
德基采用品牌分级管理策略,将品牌分为战略级(顶级奢侈品牌)、核心级(高坪效品牌)和孵化级(新锐设计师品牌)三级品牌池。对不同层级品牌提供不同的支持和服务,战略级品牌提供装修补贴、优先选址权等政策;对孵化级品牌实行租金优惠,并开放数据中台支持。
第二、艺术×商业×科技的融合范式
德基将文化艺术体验深度植入商业场景,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空间艺术化革命:
德基艺术博物馆×科技赋能:全球首个开在高奢商场内的博物馆,2023年入选中国博物馆百强榜。博物馆以《金陵图》数字长卷为核心展项,通过科技手段实现观众“穿越”宋代南京的沉浸式体验。同时举办“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等重磅展览,汇集莫奈、毕加索、马蒂斯等大师真迹,被誉为“全球30年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花卉静物展”。《金陵图》采用高精定位技术,结合移动APP与大屏端Unity3D游戏引擎,实现观众“入画跟随”的交互体验。未来牛首山项目中,VR/AR与沉浸式五感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菩提道、博物馆等场景,打造多维探索空间。
网红艺术卫生间:每处面积约500平方米,配备化妆间、母婴室、急救室,融合艺术装置与功能性,成为社交媒体裂变传播的流量入口。这些卫生间体现了德基对消费者基础需求的高规格回应,将功能性空间升级为“打卡圣地”。
24小时艺术场域:推出“德基24h”模式,博物馆周五/周六开放至凌晨三点,成为首个常态化“夜间博物馆”,激活夜间经济。
03
德基未来竞争力——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一、核心优势:多业态协同与模式创新
德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其独特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基因:
文化商业的稀缺性:德基艺术博物馆已成为南京文化新地标,2023年吸引游客超700万人次,带动文旅衍生消费增量。牛首山项目进一步将文化IP与自然景观结合,打造“艺术+景区”复合目的地。德基文化副总艾琳指出:“博物馆是传递城市文化渊源和精神核心的载体,开在日均客流10-12万的商场里,实现了人与文化的近距离交流”。
都市圈流量虹吸效应:德基广场位于“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年客流量超1亿人次,日均人流量达30万。通过辐射“3.5小时半径圈”(辐射苏皖),德基将高端消费与文旅体验结合,形成跨省客群消费枢纽。2024年德基245亿销售额中,相当比例来自都市圈高端客群。
业态创新引领性:面对Z世代消费崛起,德基迅速调整策略。河西项目从重奢转向“轻潮奢”,引入AJ双层旗舰店、lululemon等年轻品牌;新街口三期规划下沉式广场与空中连廊,强化社交属性。品牌组合中近70%面向年轻客群,涵盖国潮、都市户外等新兴品类。
第二、扩张风险与市场挑战
德基的扩张之路面临多重挑战:
项目落地丧失先发优势:新街口三期因考古勘探延期至2024年才试桩;河西德基世贸中心拖延超3年,资金周转压力显现。在南京商圈布局上德基先发优势被削弱。
高端市场容量经受挑战:徐州项目定位重奢,但三线城市奢侈品消费基础薄弱,能否支撑德基重奢模式还存在较大的挑战。与此同时,2024年开业的南京IFC,引入香奈儿双层旗舰店、蒂芙尼全国旗舰店等,瓜分高端市场,与德基共同将南京高端消费市场从239亿(2023年)扩大至275亿(2024年)。
同质化竞争压力:新街口商圈内,金陵中環JLC以差异化定位避开德基的锋芒——聚焦“潮奢”,引入方所书店、屋顶花园餐饮,打造“年轻力中心”。在百家湖等区域商圈,景枫KINGMO通过125家首店和“治愈系”场景,2024年客流达2960万人次,增长15.5%。这些新兴竞争者正在瓦解德基一家独大的格局。
整理:方湖 制图:联商网
第三、未来竞争力:从“商业地标”到“文化生态”
德基的持续竞争力将取决于三大关键能力:
文化资产运营能力:牛首山项目是德基文旅模式的首个试验场,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将《金陵图》的数字叙事经验复用于自然景区。德基计划运用“国际最前端数字化技术”,打造“全方位沉浸式交互体验新场景”。若成功,该模式可向紫金山、玄武湖等景区复制,形成文化IP矩阵。
年轻化转型深度:河西德基广场和新街口三期将试水全时段社交商业,通过屋顶花园、策展型零售吸引Z世代。德基需平衡高端调性与潮流基因,避免品牌认知混乱。其“三级品牌池”中的孵化级品牌(如设计师品牌RUI)和跨境孵化器(与连卡佛合作)将成为年轻化转型的关键抓手。
轻资产输出可能:徐州德基项目将验证其下沉复制的可行性。若成功,有望以“管理输出+品牌授权”方式进驻苏州、无锡等长三角高潜力城市,突破重资产扩张的资金限制。
结束语
未来三年,随着新街口三期、徐州德基、牛首山项目陆续亮相,德基的“文化商业生态”模型将接受全面检验。若能成功打通“高端零售-文化艺术-文旅度假”的闭环,德基有望从南京走向全国,成为比肩SKP、K11的中国高端商业新范式。
来源:联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