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2020年小尾巴,niko and...在中国又火了一次。
这家加上“THE LAB”后缀的门店,是其中国内地二店,开在上海南京西路刚翻新的四季坊Inpoint。niko and...第一次在此地露脸,是去年9月,彼时仅有一个装修围挡。
一改淮海中路画风,上海二店面积缩至原来一半,仅有1500平,选品从“全品类”精简为都市运动、健康生活两大主题。
niko and … THE LAB店 图片来源/niko and...官方微信
颜值依旧在线,探店打卡热潮再次袭来,niko and...THE LAB开业首日客流量1.1万人次。母公司Adastria集团董事兼营业部总裁北村嘉辉忍不住放话:下一站niko and...极大可能会去成都。
按计划,第一阶段布局北京、深圳、成都等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后,niko and...会选择进入二、三线城市,后者预计将大幅推动其电商渠道销量增长。
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这是niko and...区别于日本市场的“中国式”打法。略带的“激进”色彩,离不开疫情期间中国内地首店的业绩暴涨。
niko and … THE LAB店 图片来源/niko and...官方微信
但炙手可热表象背后,鲜少有媒体提及,niko and...正面临着来自母公司战略缺陷和外部竞争环境带来的巨大阻力。
1
2007年日本福冈出道,
迅速成为集团业绩杠把子
1953年,日本茨城县水户市的路边上,福田哲山支棱起一个小铺子,专卖男装。
四十年后,福田哲山的长子福田三千男子承父业,当年的街边小铺子福田屋洋服店已成日本第二大服装集团——Adastria,仅次于优衣库母公司迅销,旗下有十几个不同定位的品牌。
niko and...是Adastria集团近10年来势头最猛的品牌。
niko and...店 图片来源/商业地产头条
2007年10月,niko and...在福冈市以路边商店的模式起家,随后在福冈、福山市等地继续拓店。根据日本繊研新闻报道,截至2008年末,niko and...门店数量超10家。
至2013年2月,niko and...门店数已增至94家,年均增速超13家。此后7年,虽增速略降,但到2020财年底,其已有144家门店,销售额贡献占比为14.2%,居集团第二。
数据来源/Adastria集团财报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取自“nobody i know own style”首字母(译为没有人比自己更懂得自己的风格),niko and...创立伊始,就强调鲜明的个人风格,瞄准25岁~35岁的年轻消费群。
2007年,niko and …日本首店——福冈大名店,以“cool and slow life”为理念。其首席VMD(Visual Merchandising)魚住岳寿表示:“niko and … 每一个店铺的内装都不一样,并非一板一眼的摆放方式,而是根据每个店铺的特性,用当下贩售的商品DIY最有魅力的空间。”
图片来源/niko and...官网
这点,在niko and ... TOKYO 全球旗舰店身上集中展现。“像杂志一样去编辑”,该门店面积第一次超过900平,并以45~60天为一个周期,将门店视作杂志的连载专栏,策划不同主题。
门店1楼入口处展示墙,高5米、宽4米,能够配合不同主题灵活改变墙壁构造,传递着特定时间下的不同理念。
旧物与新物,暖物与冷物,传统与时尚,功能性与一般物……在店铺陈设上,niko and …始终重视反差感的运用,多要素间产生的化学反应,会为顾客带来新的发现。
以 niko and ... TOKYO门店为起点, niko and ...确定了音乐、展览、旅行、健康、玩乐、东京时尚等九大主题的“UNI9UE SENSES”理念,对应不同主题,选品亦有侧重。
图片来源/niko and...官网
选品上,niko and ... 采取“原创+买手制”双管齐下,定期选派员工前往世界各地发掘商品,同时加强原创。
此外,落地不同区域的门店,在品类组合上会结合当地特色和潮流。例如,上海门店限定设计的带有niko and ... Logo的多款加绒卫衣,以及标有 SHANGHAI字样的logo小物,风靡国内三顿半咖啡也位列其中。
2013年开始,niko and … 启用流量明星为品牌站台,前有门协麦和坂口健太郎的CP组合宣传片,后有菅田将晖和小松菜奈的大热CP档代言人,利用“粉丝经济”收割消费者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知名度。
图片来源/niko and...官网
同时,niko and …也是联名款的老玩家。2018年情人节,推出与“明治THE Chocolate”共同企划的杂货,约58元可可豆图案纸巾盒、约168元大手提包等。2020年,则与麦当劳、好时等推出联名单品。
此外,niko and ...还会通过杂志和电视广告等,提供穿搭指南、室内装修方案等,引导消费。
出生不过十三载,niko and ...以独有的俏皮方式,在日本市场活成了一枝独秀。但充当Adastria集团出海排头兵的外拓新旅程时,一路高光的它,却不免显得有些踉跄。
2
出海中国首战香港声量小,
却在内地“意外”成功
千禧年前后,日本经济几乎陷入停滞、人口老龄化下市场需求缩水严重。通过上市和和出海迅速做大规模求生,是成了迅销集团、无印良品、堂吉诃德多数日本零售巨头的选择。
Adastria集团亦是这股热潮中的一员,在其2004年于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前夕,已正式确立开展海外业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2003年,Adastria主打休闲牛仔风的子品牌GLOBAL WORK迈出集团出海第一步,首站选在台北 Q-square京站时尚广场,之后在台湾开出5家店,香港开出3家店。(数据来源于谷歌地图)
图片来源/Adastria集团官网
在Adastria集团品牌矩阵中,GLOBAL WORK与niko and...同被划归“全球品牌”梯队。二者均定位青年消费群体,面向大众服饰市场。
赢商大数据品牌库收录的信息显示,GLOBAL WORK曾计划2018年下半在上海开设首店,但目前并没有查到相关门店信息。
图片来源/东洋经济新闻
GLOBAL WORK之外,Adastria旗下多品牌集合店Collection Point则于2008年首进香港旺角,不料遇上金融危机;两年后进入日资企业扎堆的苏州,入驻永旺广场,但声量稀微。
2012年,Adastria再祭出niko and...出海中国,首店落地香港繁华购物区旺角新世纪广场, 约600平大店,仅次于日本横滨店,可市场反响依旧平平。
至2019财年,Adastria集团董事兼营业部总裁北村嘉辉表示,collect point在中国内地关店约40家。困境压顶,集团决定推出旗下表现最好的品牌niko and...闯关中国内地。
niko and … THE LAB店 图片来源/niko and...官方微信
这个决定却“意外”成功了。
2020年1月,niko and...中国内地首店落地上海淮海中路,引发多方媒体关注以及大众打卡“狂潮”。尽管开业不久就撞上疫情黑天鹅,但这家店依然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国内地市场营收8.15亿日元(合约5000万元),同比猛增142.6%,营收贡献主要来自上海淮海中路店。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Adastria集团全球市场大震荡,多地营收出现负增长。其中,受疫情以及政治因素影响,日本国内同期营收缩水19%,香港、韩国、美国市场则同期大降30~40%,台湾微增3.5%。
数据来源/Adastria集团财报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戏剧性的对比之下,Adastria集团做出了两个重要决定。其一,niko and...独挑大梁,正式成为集团出海的“主帅”。其二,海外布局则从“多中心”战略,转为聚焦中国市场。
截止2020年11月30日,Adastria集团全球有1442家店,1367家在日本,占比95%。而国际门店仅为75家,占比仅为5%。其中,niko and...共有145家店,海外门店仅为24家店。而在营收增速爆表的中国内地,却仅有2家店。
数据来源/Adastria集团财报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在这个疫情阴霾下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niko and...高调喊出加码拓店,亦是情理之中的决定。
对此,niko and ... 此前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比较疫情之下的中日两国零售市场后,品牌总部对于“中国市场特别有信心,也会进一步加大投入”。
3
抢食中国,
“死贵死贵”的niko and ...还有啥卖点?
抢食中国,目标既出,可等待niko and ...的依旧不是条平坦的康庄大道。
刚出炉的四季坊店和此前的淮海中路店,选址策略有相似性——亟需升级求生的老旧商圈、老旧物业,且均为枢纽型街边店,最大限度曝光品牌外,亦对商圈有引流作用。
图片来源/niko and...官网
实地探访niko and ...所在的淮海中路,旧是最大底色。
下了南北高架路天桥后,打头的449号是上海妇女用品商店,淮海中路地铁站1号口斜对面775号则是淮海青少年用品商店,老旧如同停留在七八十年代。
而niko and...THE LAB店所入驻的上海四季坊Inpoint,虽位于上海真正的顶流南京西路商圈,但开业已有10年,硬件设施陈旧。
新,是淮海中路、四季坊一致诉求,niko and...则成了它们的“创新工场”。而以THE LAB冠以实验店之名的二店无疑是种进阶式创新。
niko and … THE LAB店 图片来源/niko and...官方微信
-
缩减门店面积和功能区:淮海中路店3500平,共三层,而四季坊店则为1500平米“标准店”。
北村嘉辉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niko and ... 在上海开设一间大店后,将在周边开设若干间中小型门店。
缩小后的门店,功能区和商品组合不再大而全(服饰+日杂家居全品类+咖啡+餐饮),聚焦都市运动和健康生活最热门消费主体,再配以部分日杂。保留咖啡区,但砍掉了此前被吐槽“管理混乱”、“价格昂贵”的餐饮区。
为了加大本土化尝试,小泽隆行表示niko and...未来将本土企划商品比例增加至30%-40%,服装风格也将减轻日式化。
niko and … THE LAB店 图片来源/niko and...官方微信
而在niko and...THE LAB店中,男装调整至一楼,尝试放大男装优势,也能将女性顾客往高楼层引导。不过整体而言,服饰风格偏向无性别化,即男女都可以穿。
不难看出,适应,或者说“讨好”中国消费者,是niko and...火下去的前提。而这种适应,绝对仅仅是门店美陈、产品组合,更重要的是想清楚“东西究竟应该卖给谁?”
在服饰区,卫衣、秋冬薄款单衣随便600~700元,外套普遍在1000元~4000元之间。一只牛皮手提袋3000多元。
niko and …店 图片来源/商业地产头条
商业地产头条探店niko and...淮海中路店时,听到四五次“怎么那么贵”的质问声。两个看似慕名而来探店的女生指着一把标价1499元的拼色矮凳、标价2199元旧矮桌子,重复说“这凭什么卖这么贵?实话,我都能做出来啊!”
在日杂区,几个女生走过陶瓷杯具货架,随手拎起一个小鸟形状的碟子,翻看底部价签109元,“怎么那么贵?”一只陶瓷碗169元,“好贵!”。最迷惑的是,一个假的方块面包和一个假的可颂面包,799元。
此次新开LAB店,亦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是定价能再低个30%就好了”。而在社交媒体上,“性价比不高”恐怕是消费者对niko and ... 最常见的质疑之一。
图片来源/小红书
对此,北村嘉辉向界面时尚表示,“我们现在只有两家店,之后店越开越多的话,我们的边际成本会下降,定价可能会变低,甚至低过日本的定价。”
但“低过日本”此般想往,是多少日本品牌至今未在中国实现之梦。开发一套专供中国市场的供应链以降低成本,是niko and ... 当下的战略的重点之一。
可回溯Adastria集团过往包括中国在内的出海征途,可知:在国际市场一直未建立起供应链优势,是其举步维艰的最大阻力。
niko and …店 图片来源/商业地产头条
一方面,多品牌并行,各自为阵。Adastria集团1400多家店分摊在十数个品牌中,风格定位各不相同。单个品牌的门店规模最大不超过250家,营收贡献最大不超过20%,绝对主心骨品牌缺位。
另一方面,门店布局分散,难言规模优势。海外市场的75家门店分散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韩国、美国。可见其在每个子市场体量都很小,几乎没有存在感,更谈不上知名度。
因此,挂帅征战国际市场的niko and...自然无法获得来自集团的供应链赋能,价格必然较高。
零售供应链的核心是,降本增效。以零售界推崇备至的Costco、ALDI模式为例,最高效的供应链模式是,尽可能少的SKU,批量生产、批量订货,由此可将管理、采购、配送等层面,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即高性价比。
在弱供应链导致的“死贵”标签下,niko and...需要锁定“真正买家”的另一原因是,随着首店经济效应“常规化”,它能留住客流的杀手锏能力也在弱化。
自上海2018年提出“首店经济”城市战略,成都及时跟进。此后两三年,首店成为国际品牌开拓中国市场“万金油”,由此引发首店战争。
但当城市街头已被首店包围后,首店的自带引流效果大打折扣,且后续蓄客力亦成问题。类似COSTCO、ALDI、茑屋等轰动一时的首店,开业之后都声音寥寥,也给狂热的首店经济泼了一盆冷水。
归根结底,“首店”初来乍到,要开拓瞬息万变且竞争积累的中国市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难以立竿见影。
niko and …店 图片来源/商业地产头条
总而言之,“传说中的日杂天堂”niko and...还处在试水中国市场的初步阶段。其要找到一套确实有效的中国市场打法,并不容易。背后的阻力,既有集团自身的战略缺陷、也有外部市场的竞争环境的影响。
niko and...中国之行,想要野心优雅,必须控制在能力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