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详细内容  
母婴店现状调查 
   2019-10-8   第三只眼看零售 

2015年我国“二孩政策”全面放开,着实让母婴市场兴奋了一把。大大小小的母婴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区域性母婴店品牌将触角伸至外省;在城市发展的母婴店开始拓展乡镇市场;在一些竞争激烈的城乡结合部,一条街道往往涌现出5-6家母婴店,甚至出现了两家店铺面对面竞争的情形。

 

但过于乐观的从业者高估了政策的红利效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之后的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达1786万的短暂顶点之后,2017、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接连下跌。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1523万,比2017年减少200万人。

 

政策开放并未带来出生人口预期增长,于此同时,伴随着房租高涨、人工成本攀升、电商平台冲击等因素,母婴店的日子并不好过。《第三只眼看零售》走访多地孕婴童实体店发现,奶粉、尿不湿等能产生销量的“通货产品”利润持续走低,而利润较高的产品卖不出销量,这导致母婴店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

 

其中最艰难的属于夫妻店模式的“个体户”母婴店。《2018母婴门店店主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者中,65%的母婴店规模只有一家门店,门店数在10家以上的连锁母婴店占比只有8%。

 

此外,由于经济相对发达,互联网化程度高,城市人群获取母婴用品的途径也更为多元,海淘、网购的途径比乡镇更丰富。这也使得参与调查的母婴店中,位于乡镇市场的母婴门店在数量上略胜一筹,占比59%。相比之下,位于市区母婴店数量占比为41%。

 “黄金时代”已走远

主力品类毛利率持续走低


刘步在北京经营着8家母婴用品店,他在2008年开出自己的第一家母婴用品店。刘步称自己赶上了2008年至2013年母婴渠道的黄金五年。

 

“三聚氰胺事件后,为了迎合消费者追求安全感和品质感的需求,很多外资母婴品牌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了0-3周岁母婴家庭的需求,同时也给零售商留足了较高的利润空间,当时只要店里有进口品牌就能赚钱。”刘步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据刘步介绍,当时主流的品牌奶粉毛利率一般在40%左右、纸尿裤毛利率在30%左右,而一些小众品牌的毛利率会高一些,但销量一般。此外,奶瓶、奶嘴、沐浴露等日用品的毛利率大概在30%左右,婴儿手推车利润率在40%—50%,玩具和童装的毛利率有70%。综合算下来,平均一家母婴店的毛利率有50%。

 

2013年前后,母婴店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电商平台发起价格战。跟很多同行一样,刘步的母婴店日子开始紧张起来。

 

当电商的流量红利逐渐消失,母婴店格局又一次发生变化。一方面,电商大鳄纷纷在线下收购、兼并、拓展实体店;另一方面,处于第一阵营的母婴店连锁品牌也在紧锣密鼓布局新零售,如打造智慧门店、拓展全渠道等;此外,由于缺乏技术、资金、人才,中小型的个体母婴门店再一次面临危机,加速淘汰。

 

2016年开始,跨境电商的发展让主打进口品牌的母婴连锁店遍地开花,进一步挤压了传统母婴店的利润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母婴店各品类的毛利率和销售额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以爱亲母婴生活馆为例,它的销售数据显示:服纺产品毛利率逐年升高;儿童护肤品类产品的毛利率也稳步攀升;喂养用品、洗护用品及营养品的毛利率也较为可观,但母婴店的传统利润来源——奶粉、纸尿裤、玩具等销售占比较高的品类毛利率却在降低。

 

《第三只眼看零售》走访发现,爱亲母婴生活馆并非孤例,大部分母婴店面临主力品类毛利低,但高毛利品类卖不出量的尴尬境地。

 

举例来说,奶粉依然是母婴店的“主力军”。在以前,奶粉的毛利率在50%以上,而现在,“通货”奶粉(指市场知名度高,不控货的奶粉品牌)价格几乎都是透明的,没有利润空间可言。反倒是一些自主品牌奶粉,由于知名度相对较低、售卖渠道较单一,它的利润空间相对较高。而高端自主奶粉(特指单罐价格在358元及以上的自主品牌奶粉)才是主要盈利的来源。

 

母婴店销售一线品牌的奶粉基本没有利润可言,它们充当引流品类的作用。整体算下来,母婴店的快消品类(奶粉、纸尿裤)毛利率10%—15%。

 

玩具是母婴店利润较高的一个品类,该品类毛利率为40%—60%。但据多个母婴店主反馈,玩具销售占比在母婴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再以儿童车、婴儿床为例,按照官方指导价计算,这一品类有30%左右的毛利率。但由于淘宝等电商平台的存在,很多代理商以出厂价加极低的利润率在网上销售,所以母婴店很难按照官方指导价销售,扣除各种费用后仅有有5%左右的利润。

无活动,不消费

无效活动如同“饮鸩止渴”


当前的母婴店市场陷入一个怪像:无活动,不消费。这不仅存在于规模较小的夫妻老婆店,甚至孩子王、小飞象、爱亲等连锁母婴店也参与其中。

 

“市场秩序已经乱了”,这是母婴店主的一致看法。奶粉是母婴店一直以来收入和利润的源泉,但2019年的奶粉行业萧条,将厂家的焦虑传导至下游母婴店。

 

周女士经营的母婴店已经连续促销两个月:中秋促销一个月,国庆又要促销一个月。某品牌奶粉新进市场,带来了诚意十足的“见面礼”,只要拿着孩子的出生证明,消费者就可以免费获得该品牌一罐奶粉。活动期间,该品牌总共送出了2000多罐奶粉。

 

“一个社区门店当时就送出去了700罐,有的消费者甚至一下子拿到了6、7罐奶粉,这意味着这名消费者在未来一个月都不用再买奶粉了,这样的促销没有意义。”周女士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第一,消费者一个月都不用买奶粉了,就等于我们这个月白营业;第二,免费赠送奶粉又能引来多少新客户,也是个未知数。从反馈来看,七八百罐奶粉实际带来的新客户也就10个左右”。周女士门店对面的一家母婴店主表示,他原本不想参与这样的免费赠送活动,但对面的母婴店在搞促销,他就必须跟进。

 

奶粉生产企业的赠送活动在开在购物中心的大型母婴店也常常上演。以前是“买6送1”,现在直接是“买6送2”或买“6送2再减200-300元”。销量上来了,可是消费者的埋怨也来了。母婴连锁品牌小飞象的店员常常听到消费者说:“母婴店以这样大力的促销都能挣钱,以前为啥不促销?以后你不做活动,我们就不买了。”

 

“打个比方,以前一个门店每月能卖2000罐奶粉,以此保证当月的利润。而一旦搞促销,2000罐中的600罐都是免费送出去的,那厂家、经销商,还有门店还能赚到钱吗?”一名母婴店员表示,他们并不希望做这样的推广。

 

“厂家推出的高力度促销活动在流通链条中形成了恶性循环:你不推行买赠活动、别人就送;于是牺牲利润、谁也没赚到钱,反而让产品的流通效率变低了;虽然看似留住了客户,可是一旦没有促销,客户就不会产生购买……各环节的企业都失去了利润空间”,一位母婴店经营者表示,他希望看到的是更加稳定的行业环境,而并不是看似热闹,实则无序的竞争。

窜货现象严重

自有品牌或成突围之路


一位店主在母婴店经营微信群中声称:“不卖窜货奶粉,就是死路一条”。窜货问题,似乎成了行业内的无解之题。

 

“个体母婴店如果想以价格来吸引客户的话,就只能窜货了,不窜货的话,单凭小店的销量,很难拿到厂家大的优惠政策。”一位个体母婴店主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这位母婴店主表示,厂家的苛刻政策是窜货的原因之一。“我代理的这个奶粉品牌本身就是小品牌,主要针对的是低端消费群体,当初与厂家联系的时候,对方都对个体户不屑一顾,好不容易谈成代理,但厂家定的返点政策相当苛刻,每个月必须完成多少量、年销售量等都有要求。靠我自己一家店,很难完成任务。为了顺利拿到返点和厂家更多的营销支持以及优惠政策,我们会和其他个体母婴店合作。”这位店主表示。

 

尽管开放加盟的连锁母婴店有区域保护政策,但窜货现象同样也比较严重。这主要是由于连锁母婴店加盟商也要追求价格优势。

 

“加盟总部给予加盟主的支持有限”,一位母婴店品牌加盟商这样解释窜货现象。一个品牌产品,在加盟总部拿货可以打5折,而去本地代理商拿货可能也是相同的折扣,甚至更低。没价格优势不说,关键是在总部拿货的时间、运输成本高、消费者退换货也不方便,加盟总部跟本地代理商相比毫无优势。

 

“就算加盟了某个母婴店品牌,门店经营还是要靠自己,加盟总部后续很少会关心单个加盟商的门面。所以,母婴店要赚钱主要是做区域保护,与某个品牌的地区代理商合作,品牌商在一个地区只给一家卖,价格基本就稳定了而且店主也可以根据店面销售情况调整卖价,而不是看对手脸色”。他表示。

 

连锁品牌爱亲母婴生活馆的加盟商李先生举例道,A品牌奶瓶在某一区域有且仅有甲店有售,并且畅销,那么甲店在销量和利润上均有保证。但如果另一家店在甲店的区域保护范围内销售A品牌奶瓶,就属于窜货行为。孕婴行业没有窜货相关的法律,区域保护也只是代理商与门店之间的协议。因此,无法有效解决窜货问题。

 

而且,大部分新开的母婴店都没有客户群,找对手开发的货品是惯用操作,由于不违法,就算是窜货了,品牌商解决办法不外乎取消代理资格获现金处罚。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窜货行为一般发生在标品领域,而在非标品领域,大多数品类都面临着品牌知名度低、行业集中度低的现实处境。

 

不过,一些分析人士认为,C2M模式(顾客对工厂模式)在母婴行业的实践,能从供应链起点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因此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据爱婴室2019年半年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自有品牌商品销售1.09亿元,占商品销售的9.82%,同比增长36.33%。目前爱婴室拥有超过16个自有品牌和4个授权代理品牌,主要集中在婴幼儿服装、湿巾、洗护液、纸尿裤等领域。2017年自由品牌占比约7%,2018年约近9%。


原标题:母婴店现状调查:毛利持续走低、无效促销成风、窜货现象严重,“个体户”最艰难

 

>> 活动专题 更多 >>
全国商业地产业界厦门行系列活动邀请函
2020 厦门国际时尚周定于 12 月 4 日至 7 日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是厦门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时尚产业...
 · 第三届中国匠人大会即将召开
 · 第四届全国中小城市商业创新发展论坛将举行
 · 2020全国中小城市商业论坛12月11日正式启幕
 · 商业地产行业高级别论坛即将在成都举办
 · 首届“王府井论坛”即将举行
 · 全国商业地产行业社团搭建战略合作平台
 · 疫情冲击下,时尚消费领域的困境与变革
 · 大咖云集聚焦线上 探讨商业复兴与创新
 
>> 项目招商 更多 >>
 
 
主办: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 运营管理:中商联盟(北京)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90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7000221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8号光耀东方广场N座908室  电话:010-63940686 微信公众号: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委员会 E-mail:msc513@126.com